作者/ IT时报 沈毅斌
编辑/ 王昕 孙妍
未来工厂是什么样的?智能『机器人』️在流水线上精准作业;AI视觉驱动的预测性维护系统,实时监测工业设备的运行状态;聪明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精准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
9月23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中国电信展台以“云赋新质 智惠未来”为主题打造了智云底座、新质工业、智算未来三大展区,涵盖云网融合、人工智能、算力调度、安全防护等领域的11个创新展项,吸引大量参观者驻足。
越多9越可靠
作为云网融合战略的先行者,中国电信在展台上勾勒出一幅覆盖底层网络、算力调度、虚拟化生产和智能运维的完整数智工业蓝图。
在工业化生产和数智化进程中,稳定可靠的网络是关系效率、安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矿山、重工业、大型厂区等复杂场景中,这一需求更为迫切。天翼物联打造的5G确定性专网能够实现4个9(99.99%)的10ms时延稳定、4个9(99.99%)的毫秒级抖动控制和5个9(99.999%)的零丢包可靠传输。
以飞机制造为例,机体组装环节需要多个机械臂协同作业,对网络时延、稳定性要求极高,而巨大的作业厂区往往面临信号不稳定等痛点。这时,5G确定性专网在确保5G网络无缝覆盖的前提下,能够提供10ms低时延和99.99%的毫秒级抖动,结合双发选收能力提供99.999%高可靠确定性网络,确保机械臂精准协同组装机体,避免因网络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这一突破让多场景工业应用实现“感、联、知、控”的全链路升级,推动企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
一个工厂只需一台“电脑”
在工业生产流水线上,传统PC机和生产类软件面临运维管理难、外接设备兼容难、数据安全、成本高昂等痛点,工业虚拟化云桌面技术为此应运而生。
“桌面借助虚拟化软件,整合、优化物理『服务器』资源,为用户构建灵活、高效、系统自主可控的虚拟桌面环境。”中国电信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可以理解为把所有的工位PC机融合为一台云电脑,且支持同时操作、统一管理,还能通过物理隔离保障工业数据安全。
这一技术已在上海施耐德电气康桥工厂落地。作为全球最大的空气断路器生产基地,工厂在产线电脑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面临着能耗和安全管理的双重压力。上海电信通过工业云桌面的统一部署应用,实现算力与数据的集中管理。不仅降低硬件能耗、运维停机时间,也让产线应用的调度与扩展更加灵活高效。目前,康桥工厂较标准工业PC节能76%,较自身最高负载节能97%。
上海工业的“独门秘籍”
数智底座并不局限于产线和企业,如今还延伸至一座城。智云上海作为重点展项亮相展台,它基于50G PON、WiFi7、5G-A等新一代接入技术,实现万兆高速接入和全域覆盖,构建起超高速、低延迟、高可靠的网络基础。
目前,智云上海已发展出覆盖城市全域的大内网,形成“专用通道+专用IP”的双网双速体系,并加载政企、家庭等差异化服务,成为推动上海数字经济跃升的重要抓手。
智云上海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正深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凭借其强大的算网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解决方案,成为上海工业行业的“独门秘籍”。智云上海通过云网融合、算力调度和智能化应用,正助力上海工业企业实现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跨越,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
最会“算”的工业设备
算力是企业发展AI能力的核心支柱,而降低AI应用门槛,更是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地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电信展台上,“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尤为亮眼。作为一款覆盖通算、智算、超算的统一资源调度平台,它能实现多方算力的集中接入,进而达成跨服务商、跨地域、跨架构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依托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构建,已汇聚2.2亿件工业产品数据、3D模型、28大类通用零配件信息及生态数据,形成了适配工业不同场景的高质量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平台不仅提供数据标注、模型训练优化、场景化应用等全流程服务,还支持数据方、开发者等共同参与行业生态共建,助力企业完成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的转型。
在中国电信展台,一台黑色机箱格外引人注目——透过玻璃可见其内部复杂的精密电子元件,这正是中国电信推出的业界首款“全光组网+AI算力+高性能『服务器』”三合一设备:翼智企算网一体机。
对于算力成本“高不可攀”的中小企业,该设备真正实现了算力“即开即用”的水电式服务。其背后以『DeepSeek』+翼智企Agent模型为技术底座,搭载100余种CV算法,企业可按需选择并快速集成生态算法,同时也能承载自研算法,让算法、算力、数据实现“可云可端”的灵活调度。
守护城市的“眼”
安全,始终是工业领域绕不开的核心议题。从人员安全防护到数据、设备的风险管控,都需要更智能、更精准的防控方案。
例如,一家企业曾面临这样的难题:计划搭建“视频一张网”,实现园区统一管理、全景监控和异常预警。但现实是,园区内各网络的视频数据无法互通,监控点位零散难管,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更难做到全方位覆盖。
针对上述痛点,中国电信依托智云上海的云网融合能力,结合自身运营商经验,推出了“视频AI巡检卫士”。这款解决方案能通过国标、企标协议无缝对接现有摄像头,搭建起异构视频设备的统一管控平台;同时构建覆盖视频监控全链路的智能运维体系,形成完整的运维管理流程。由此,视频监控设备的自动化巡检、智能故障研判得以实现,有效解决了管理设备量大、人工巡检耗时、故障定位困难等问题,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目前,视频AI巡检卫士已接入上海30余万路视频设备,实现了统一运维与管理,并在多个区的公安、教育、城运等20余个项目中落地应用。
为安全办公筑起“铜墙铁壁”
中国电信还展示了两大安全“利器”:云脉SASE与云镜终端安全防护系统,两者协同发力,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筑起“铜墙铁壁”。
比如一家跨地域办公的制造业企业,员工经常需要在家或外地工厂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远程访问公司内网调取生产数据。云脉SASE作为下一代一体化办公安全平台,能以多元服务模式提供零信任网络访问能力。这就意味着,无论用什么设备、在什么网络环境,都需经过身份验证、设备安全检测等多重审核才能接入,既保障远程办公的便捷性,又防止企业核心生产数据泄露,一站式解决了办公全场景的安全需求。
对于园区内上千台办公电脑、生产终端,云镜终端整合了防病毒、EDR、桌面管理等多重功能,一旦某台终端感染勒索病毒,系统能快速检测并隔离,避免病毒扩散至整个生产网络;同时云镜终端系统可实时清点终端资产,精准掌握每台设备的硬件配置、软件安装情况,甚至能远程修复系统漏洞,就像为每台终端都配上了“专属安全管家”,从终端设备层面守住了企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费锋 沈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