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无垠、深邃神秘的海洋深处,是一片黑暗与未知交织的奇幻世界,宛如宇宙中的异空间,潜藏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匪夷所思的生命形式。
而在这片幽暗之中,冥河水母(学名 Stygiomedusa gigantea),无疑是深海居民中独特又引人入胜的神秘存在。与那些仙气飘飘,或是小巧可爱的水母不同,它们宛如从古老神话中翩然而至的幽灵,自带强大的压迫感,给人类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探索的渴望。
图片来源:live science
神秘之名,幽冥之影
冥河水母的名字,本身就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它源自希腊神话中那流淌着哀伤与神秘的冥河,仅从名字便能感受到这种生物所栖息环境的幽暗与深邃。
这种体型惊人的水母,宛如深海中的巨型幽灵,最早在 1899 年于南极海域被科学家偶然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直到 1910 年,科学家们才对其进行了命名,而到了1959年,才有了对它的正式科学描述,揭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
图片来源:新浪网
环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冥河水母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但它的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南极,在大西洋、太平洋等地区都有发现。
然而,由于它们生活在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的深海区域,通常栖息于水深 1000 米左右的黑暗深渊之中,最深可达6700米,那里阳光无法穿透,压力巨大,环境极端恶劣。
因此一百多年来,人类仅仅有幸观测到它们的踪迹大约 120 次,每一次发现都如同在茫茫宇宙中捕捉到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珍贵而难得。这使得冥河水母成为了海洋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充满挑战与未知的课题,也愈发增添了它们那如梦如幻的神秘感。
巨型身躯,深海幽灵
冥河水母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莫过于其庞大得令人惊叹的体型。它们的伞部,宛如深海中一座巨大的、漂浮的岛屿,直径最大可以达到惊人的 140CM宽,相当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的身高。
冥河水母没有布满刺细胞的触手,而是从伞部延伸出来四条用于摄食的口腕,这些口腕长度能长达 10 米。这些触手柔软而飘逸,在水中舞动时,仿佛是敦煌壁画“飞天”中,神女手中挥舞的丝带,轻盈而优雅,赋予了冥河水母一种空灵、超凡脱俗的美感。
图片来源:腾讯网
这样巨大的体型,使冥河水母成为了海洋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之一,宛如深海中的巨无霸,在深海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海高压挑战
要真正了解冥河水母,就必须深入探寻它们所生存的深海环境。
深海,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未知的极端世界。阳光无法穿透那冰冷的海水,食物资源匮乏得如同沙漠中的水源,生物们为了在这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进行独特的进化,以适应那极端的生存压力。而巨大的水压,紧紧地挤压着每一个生物的身体,对它们的生理结构提出了严苛到近乎变态的要求。
图片来源:百科
冥河水母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必然拥有一系列独特而神奇的适应机制。它们拥有高度可压缩的身体,和能够抵抗巨大水压的肌肉,使它们在各种条件下能够做出合适的形变。
这种特性使得它们能够承受深海的巨大水压而不受损伤。
“违背祖宗”的捕食方法
与其他依靠刺细胞捕获猎物的水母不同,冥河水母没有布满刺细胞的触手。为了适应深海环境,它们放弃了这种祖传的“毒门绝技”,反而是像蟒蛇一样靠口腕的缠绕捕获猎物。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那四条长长的带状触手像纵向对折的丝绸条带,它们如同一张巨大而柔软的网,将猎物温柔地包裹起来,然后缓缓送入口中。
这种独特的捕食方式,或许更适合深海那黑暗的环境。毕竟在黑暗中,触手的物理缠绕比刺细胞的麻痹更为有效,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用手触摸比用眼睛看更加可靠。
冥河水母的触手(口腕)图片来源:YouTube
胎生水母,你见过吗?
更加令人称奇的是,冥河水母有着与其他水母截然不同的生殖方式。
大多数水母在水母体(medusa)和水螅体(polyp)阶段之间交替。水母体在水中释放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后的受精卵发育成叫做“浮浪幼虫”的种子,再固着在海底变为水螅体,水螅体则像一棵树逐渐变得枝繁叶茂,而水母体便是这棵树结的果。
水母繁殖过程 图片来源:boxjellyfish
而冥河水母不一样,它是所有刺胞动物中,为数不多可以胎生的,也就是说,它们可以直接在母体内直接孕育出水母体!
冥河水母的生殖孔 图片来源:YouTube
在冥河水母那巨大的伞盖下,有四个小孔(育囊),幼体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后,会从这些孔中生产而出,如同哺乳动物的新生儿呱呱坠地,开始独立探索这个神秘而危险的深海世界。
而且通过对冥河水母的解剖发现,在母体内有十几个发育成型的胚胎,还有更多小小的“弟弟妹妹”,预计有五十个正在发育的大大小小的胚胎,不难看出,冥河水母采取的是分批持续生产、精耕细作的繁殖方式,与那些广播种、低存活率的大部分海洋生物相比,这种生殖方式,无疑是大大提高了幼体的存活率,使得冥河水母能够更好地适应深海的恶劣环境,为生命的延续增添了一份保障。
冥河水母生殖腔解剖图 图片来源:bilibili
生物发光,神秘信号
此外,冥河水母还具有一种神奇而迷人的能力——生物发光。当有可见光时收到外界刺激时,它们能够发出微弱的橙红色光芒,如同深海中的点点繁星,在黑暗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这种光芒仿佛是它们与外界交流的神秘语言,可能被用于交流、迷惑捕食者、吸引猎物,或者寻找配偶。
图片来源:YouTube
然而,由于红光在深海中传播距离有限,冥河水母的发光,可能更多地是用于近距离的交流和识别。
共生之妙,生态和谐
尽管冥河水母通常是独居的,但科学家们也观察到它们与其他生物建立了奇妙的“友谊”。
有一种小鱼,总是像小跟班一样跟在冥河水母的旁边,却不会被当做食物吃掉。
这种叫极深海鳚的小鱼和冥河水母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冥河水母用那巨大的体型保护小鱼的安全,小鱼便吃掉冥河水母身上的寄生虫保证水母的健康。
不过,冥河水母或许是它唯一的靠山,当科学家让极深海鳚与其它水母共处一室时,它尝试靠近水母,却被蛰的连连后退,便不再靠近,因此或许只有冥河水母这种温柔的巨人,才能保证它的安全。
极深海鳚和冥河水母的共生关系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探索之路,揭开面纱
对冥河水母的研究,无疑是对深海世界的一次勇敢探索,如同探险家踏上未知的征程,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早期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偶然捕获的标本,这些标本在捕捞上岸后已经严重脱水变形,但科学家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只能通过这些珍贵的标本,试图拼凑出冥河水母的神秘模样。
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图片来源:知乎
而近年来,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才终于有机会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研究这种巨型水母。深海潜水器替我们深入到深海的每一个角落;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科学家们带来第一手的影像资料;基因分析技术揭示了冥河水母生命奥秘的分子密码。
通过这些先进的研究手段,我们逐渐了解了它们的形态、行为、栖息地、与其他生物的互动,以及适应深海环境的分子机制。然而,我们对冥河水母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它们的信息就像它们的外形一样,独特而神秘,静待我们的发现。
或许有一天,我们便能够在水族馆的一个巨大玻璃后,得以目睹它那仿佛来自冥河的红色身影,赞叹着海洋深处无限的未知与神奇。
作者:肖云格
审核专家:李颖超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科普与社会教育中心主任
本文来源科普新媒体平台“蝌蚪五线谱”,已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