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身边用华为手机的人,感觉确实没前两年那么多了,也不是华为不好,而是综合各种因素之后做出的选择。
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价格
这是最直接,也最扎心的一点,华为手机,尤其是旗舰的Mate和P系列,价格是真的顶上去了。
以前可能四五千就能买到当家旗舰,现在动不动就六七千,甚至更高,这个价位,直接和iPhone正面撞上了。
你说一个普通上班族,攒几个月钱想换部好手机,预算就那些,面对六七千的华为和同样六七千的iPhone,他会怎么选。
这里面有个很微妙的心理,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苹果的品牌光环,iOS系统的独特性,以及那种“用iPhone”的社交暗示,依然是很强的。
当华为的价格和苹果站在同一起跑线时,很多人会倾向于选择那个他们认知里更国际范儿、更保值或者系统更省心的选项。
不是说华为不值这个价,它的材质、影像技术投入都很大,但消费者会觉得,我花同样的钱,为啥不买个苹果试试。
我有个朋友,之前是华为老用户,上一部是Mate 40,去年换手机,纠结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选了iPhone。
他说华为是好,但到这个价钱了,总觉得不买个苹果,好像亏了。
你看,这种消费心理很真实,性价比这个词,在高端市场变了味,变成了品牌溢价承受力。
华为的溢价能力,在失去5G这个关键支撑点的那段时间里,受到的影响不小,虽然它在努力追,但一部分用户的心,已经变了。
第二个原因,是那个众所周知的硬伤,5G问题
虽然现在华为通过技术手段,在一些机型上实现了类似5G的网速体验,但官方依然只能标注4G。
对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对参数比较敏感的年轻用户和数码爱好者来说,这是个心结。
平心而论,在日常使用中,4G网络看视频、刷社交软件,大部分时候是够用的。
但人有我无这种感觉很不好,比如你跟朋友一起出门,人家用5G手机唰一下加载完了,你的手机显示还是4G,哪怕实际速度不慢,心里也会膈应。
这是一种技术落后的暗示,会直接影响购买决策,特别是对于那些打算用两三年的人,他们会担心,一两年后5G应用真的普及了,我这手机怎么办。
第三个原因,来自其他国产品牌的内卷
这几年,小米、OPPO、vivo、荣耀这些品牌进步太快了它们和华为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甚至在很多细分领域超过了华为。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当华为的核心优势不那么明显的时候,它的吸引力自然会下降。
以前大家买华为,是冲着它顶尖的拍照、稳定的信号和商务气质去的。现在,别的品牌也能提供差不多甚至更好的体验,价格还可能更便宜。
比如三四千块钱,你已经能买到其他品牌非常顶配的机型了,但同样的钱,在华为这里可能只能买到中端系列。
第四是系统体验
华为的鸿蒙系统,是个伟大的突围,生态互联的想法也很好,但必须承认,从『安卓』切换到鸿蒙,对一部分用户来说,是有学习和适应成本的。
而且在应用生态的丰富性和一些细节体验上,它和已经非常成熟的『安卓』、iOS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比如,有些小众的App或者游戏,在鸿蒙上可能适配得没那么好,或者更新会慢半拍。对于重度手机用户,这类小问题积累起来,就会影响使用感受。
最后,还得提一下整体的市场情绪
前几年,华为身上有很强的民族品牌、争气机的光环,这确实吸引了很多支持国货的用户。
但这种情绪驱动的消费,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当热度慢慢回归理性,消费者最终还是会落到产品本身,价格、功能、体验。
现在大家支持国货的心态没变,但选择多了,所以支持国货不等于非华为不买。
所以你看,华为用户变少,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一个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