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未来工厂”新质态

激活“未来工厂”新质态

(来源:新华日报)

□ 尹 楠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核心命题。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江苏以“智改数转”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创新与实践探索,在产业重构中开辟出一条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跃迁的转型之路。这条路径不仅重塑了江苏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更为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江苏方案”。

产业重构:从规模驱动到质量引领的范式转换

江苏省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标志着制造业发展逻辑的根本性转变。根据《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到2027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将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其中达到基础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水平的规上工业企业覆盖率约50%。这一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江苏在制造业转型上的系统性与渐进性。

在这一转型进程中,江苏构建了“政策引领+平台赋能+标杆示范”的三维推进体系。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通过“智改数转”服务商资源池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打造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集群效应。以无锡为例,当地依托物联网产业优势,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与5G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柔性调整,产品不良率下降37%,订单响应速度提升45%。这种“政策驱动+技术赋能+场景落地”的转型路径,正从单点突破向全产业链渗透。

在产业重构的深层逻辑中,三个维度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变革,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贯通;二是价值链条的『数字化』延伸,从单一产品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三是产业生态的绿色化重构,将“双碳”目标深度融入智能制造体系。这种多维度重构正在重塑江苏制造业的竞争基因。在生产端,通过“机器换人、数据换脑”实现降本增效;在服务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新业态;在生态端,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体系。

智改数转的典型路径与经验启示

南京康尼机电的转型实践颇具代表性。其轨道交通门系统研发生产一体化项目通过数据中台建设,打破了设计、工艺、生产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研发周期缩短30%的显著成效。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更在于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范式,使产品迭代速度与市场需求响应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中核苏阀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则展示了设备远程运维的全新可能。通过部署5G专网与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企业设备利用率提升40%,能耗下降25%。这种改变突破了传统设备管理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从“事后维修”到“事前预防”的维护模式转型。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超过5000台设备,形成覆盖全国的设备健康管理网络。

在绿色转型维度,常州时代『新能源』的“零碳工厂”建设更具示范意义。通过光伏+储能技术的集成应用,该企业智能工厂实现100%绿电供应,单位产值能耗降低35%。这种将清洁能源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实践,为“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其能源管理系统已接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跨企业的能源数据共享机制。

这些标杆企业的共同特征在于: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生产流程重构,通过数据要素的流通激活价值创造,最终实现质量、效率、绿色三重维度的系统提升。其成功经验表明,智改数转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战略层面的系统设计与执行层面的持续创新。

推进智能化改造的五大战略行动

推进智能化改造的五大战略行动需从机制构建、技术支撑、生态培育、绿色转型、人才驱动五个维度系统推进,形成覆盖全链条、多层次的转型体系。

构建分级分类精准推进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培育体系,突破分级管理瓶颈。制定省级智能工厂等级评定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基础级、先进级、标杆级三档,实施差异化政策供给:对基础级企业聚焦自动化改造,设立专项资金池支持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对先进级企业强化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补贴,推动生产流程可视化改造;对标杆级企业给予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共建、跨行业技术联盟发起等。同步建立年度复评机制,对升级成功的企业追加奖励,对停滞企业调整扶持策略,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激励机制,确保政策资源精准滴灌。

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云边端”协同的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重点建设行业级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区域性工业大『数据中心』,形成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在省级以上开发区部署5G专网,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开放闲置算力资源,通过“算力券”模式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成本。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制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地方标准,建立省级工控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对关键基础设施企业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认证补贴,构建“建用并重”的安全保障网。

培育本土智能制造服务生态。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遴选本土服务商进行定向扶持,建立涵盖技术实力、实施经验、服务能力的三维评估体系,动态发布优质服务商白名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服务商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对联合攻关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建立解决方案共享平台,定期发布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包,推广“模块化+定制化”服务模式,形成“研发—应用—迭代”的良性循环,提升本土服务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创新绿色转型驱动模式。在鼓励光伏+储能技术应用基础上,探索建立“碳足迹追溯系统”,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纳入智能工厂评价体系,实现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采集与认证。建立碳排放双控考核机制,将单位GDP碳排放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对超额完成碳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推行“绿色智改”专项补贴,对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的改造项目,补贴比例提高至设备投资的25%,构建“技术—数据—政策”三位一体的绿色转型驱动模式,推动制造业向低碳化、循环化升级。

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体系。实施“数字工匠”培养计划,在高职院校增设智能制造专业群,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通过“双主体”育人机制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建立“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生态,构建涵盖基础培训、项目实践、能力认证的全链条培养体系,重点解决转型人才缺口问题。推广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打造可复制的范本,为智能化改造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构建“江苏智造”新生态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江苏的“智改数转”实践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升级,正在形成涵盖技术创新、生态共建、制度创新的全新体系。这种转型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质的飞跃,更催生出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展望未来,江苏需要着力构建三个层面的新优势:在技术层面,突破工业软件、智能传感等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在生态层面,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度层面,建立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型监管体系。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应推动建立区域智能制造标准互认机制,构建产业链协同转型的新格局。

激活“未来工厂”新质态,本质上是重构制造业的价值创造逻辑。江苏的实践证明,当『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重构深度融合,传统产业不仅能实现效率提升,更能催生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产业新形态。这种转型不是终点,而是开启制造强省建设新征程的起点,其积累的经验与形成的范式,必将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更具借鉴价值的“江苏方案”。(作者系苏州城市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特别声明:[激活“未来工厂”新质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铃木启悦雨燕1.5天语SX4气门室盖垫怎么选?真相来了!(铃木雨燕对比启悦怎么样)

别再被“气门室盖垫”这个小零件坑了!铃木启悦、雨燕1.5、天语SX4这些经典车型,常因气门室盖垫老化导致机油渗漏、发动机异响甚至烧机油。本文深度解析其作用、常见问题与更换要点,带你避开90%的维修误区,轻松掌握“一垫定生死”的养护真经!

铃木启悦雨燕1.5天语SX4气门室盖垫怎么选?真相来了!(铃木雨燕对比启悦怎么样)

铜芯闸阀重点的技术领域和市场趋势(铜闸阀用在哪里)

生产工艺技术:『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铜芯闸阀的生产工艺效率,如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自动装配线等现代设备和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有效减少人工成本和生产周期。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铜芯闸阀重点的技术领域和市场趋势(铜闸阀用在哪里)

1元百万token,8.9ms生成速度,Aengt落地“成本账”与“速度账”都要算丨ToB产业观察(token一个币值多少钱)

除了成本之外,当AI从大模型进入Agent时代,甚至从AGI向着ASI迈进的过程中,实现多Agent协同的目标,如何降低响应速度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刘军也在与笔者的交流中,分享了浪潮信息在降低通信延迟方面的A…

1元百万token,8.9ms生成速度,Aengt落地“成本账”与“速度账”都要算丨ToB产业观察(token一个币值多少钱)

古筝入门选购指南:手把手教你挑到第一台好琴(古筝选购攻略)

别担心,本文将系统地从音色、做工、价格、售后等关键维度,为你梳理清晰的选购思路,助你轻松启航古筝学习之旅。手工筝在细节处理和稳定性上通常优于量产筝,初学选购建议优先选择品控可靠的品牌。 选第一台古筝不必焦虑…

古筝入门选购指南:手把手教你挑到第一台好琴(古筝选购攻略)

财政部:1-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7937.2亿元 同比下降2.7% 营收微增(2021财政部)

财政部9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具体来看,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为539620.1亿元,同比增长0.2%;利润总额为27937.2亿元,同比下降2.7%

财政部:1-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7937.2亿元 同比下降2.7% 营收微增(2021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