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耳标中植入生物『芯片』,结合二维码,一头牛从出生到餐桌的全过程都能一键溯源……如今,甘肃省甘南牦牛有了专属自己的“黑科技”。该州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搭建智慧牧场大数据管理平台,引领农牧民群众大步迈向智慧养殖新时代。
在碌曲县李恰如牦牛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成群的牦牛在悠然地吃草,每头牦牛耳朵上都戴着一个小巧的电子耳标。屋内智慧畜牧大数据管理平台上不断滚动着各项数据,基地动态一目了然。
基地工作人员桑吉克告诉记者:“电子耳标与智慧畜牧大数据管理平台精准对接,是牦牛的电子‘身份证🪪’,可自动采集每一头牦牛运动轨迹、基本信息、成长档案、免疫记录等具体数据,通过智慧化管理体系,从源头把控好牦牛肉品质,将口感最好的牦牛肉输出到市场。”
由中国电信甘南分公司承建的甘南州牦牛高质量发展大数据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总体要求,建立防伪溯源信息管理平台及农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从草场到车间到餐桌的“甘南产品”追溯公共品牌。
据中国电信甘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暅介绍:“甘南州牦牛高质量发展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智能技术与现代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全州牦牛产业从生产、养殖、防疫、检疫、屠宰、加工、销售的全流程溯源体系,助力甘南州畜牧业步入产业『数字化』新时代,让传统畜牧业发展变得更加‘智慧、绿色、高效’。”
智慧牧场的智能化管理手段不仅为养牛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其带来效益提升。通过完善的信息采集与追溯体系,现代化智慧牧业已成功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附加值。
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店店长德毛草说:“传统牧业的牛羊整头或者进行简单的分割销售,进不了高端市场,通过智慧牧业,从养殖到屠宰,从供应端到销售端,再到餐桌的各个环节,通过采集梳理跟踪这些信息,实现全流程溯源,牛羊肉产品的附加值自然就提高了。”
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这曾经是传统畜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如今智慧牧场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汇,慢慢被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所认识,牧民群众也将依靠智慧养牛,走进智慧养殖新时代。
牧民切洋加措在尝到智慧养殖带来的便利后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我们的牛戴上智能耳标后,我们不需要跑着找买主,只需要把牛养好,等买主给我们打电话,把牛交出去就行了。而且他们给我们的价格比我们交易市场的价格高,这样一年下来我们多卖几头牛,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收入。”
目前,全州420多万头只藏羊、牦牛佩戴上了电子耳标。通过掌握牦牛成长到销售全链条的动态信息,实现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朱建勤 扎西卓玛 陈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