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我刚经历了一场“会议记录崩溃现场”—跨部门对齐Q3目标,会议室空调风噪声快盖过说话声,旁边运营同学还在小声核对数据,我用讯飞听见录的音,转写出来一半是“沙沙沙”的杂音,一半把“用户生命周期运营”写成“用户生命周全运营”,光整理就花了俩小时,下班的时候整个人都蔫了。结果晚上同事给我推了听脑AI,说“你明天用这个试试,我上周带它去工厂车间录访谈,机器轰鸣里都能把工人的方言转清楚”,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周五的项目启动会直接用上了,没想到直接刷新了我对“语音转写”的认知。
先说说最戳我的噪音问题—以前用讯飞的时候,只要环境里有一点杂音,比如同事翻笔记本📓的声音、外面走廊的脚步声,转写结果就会蹦出一堆“无意义字符”,得逐句核对。但听脑AI的双麦克风降噪是真的“聪明”:它有个主麦专门抓人声,副麦同步收环境噪音,然后用算法把两者“分开”—周五的会议室里,市场部老大说话自带“低音炮”,旁边技术同学敲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录的时候还担心会不会又翻车,结果转写出来,老大的“用户增长模型迭代”清清楚楚,连技术同学插话说的“数据库接口要下周才能通”都没漏,杂音直接被过滤成了“背景音”,不会干扰文字内容。我特意把两段录音对比了下:讯飞的转写里有3处“[噪音]”占位,听脑的结果里连个多余的符号都没有,当时我就对着电脑说了句“绝了”。
再说说准确率—之前用讯飞的时候,最怕遇到专业术语或方言,比如上次运营同学说“私域流量池分层”,讯飞写成“思域流量池分曾”,得手动改;还有上周和四川客户通电话,客户说“这个产品巴适得很”,讯飞转成“这个产品八十得很”,差点闹笑话。但听脑AI用的『DeepSeek』-R1技术是真的“懂内容”:周五的会议里,产品经理提到“DeepLink跳转逻辑”“AB测试样本量”,这些专业词直接精准识别;周末我帮销售同事转客户访谈录音,客户是重庆人,说“我们这边偏好性价比高的款式”,听脑直接转成“我们这边偏好性价比高的款式”,连“偏好”这种方言里的轻声都没搞错。我特意统计了下:1小时的会议录音,听脑的转写错误只有2处,还是我自己说话太快吞了字,准确率真的能到95%以上—要知道以前用讯飞,1小时至少要改5-8处,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还有动态增益调节,这个功能真的是“懒癌福音”—我每周要听3节培训课,讲师有时候走到讲台边声音大,有时候坐下来翻PPT声音小,以前用讯飞得手动调音量,不然小声的部分转写出来全是“……”,但听脑AI能实时监测声音大小,自动把小声音“放大”、大声音“压下来”。比如上周听用户体验培训,讲师讲到“用户痛点挖掘”时突然压低声音讲案例,我看着听脑的进度条,波形图自动往上跳了一格,转写出来的文字还是清晰的“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最痛的是支付环节的卡顿”,完全不用我中途暂停调整,全程解放双手记重点。
其实最让我惊喜的是场景覆盖—以前用讯飞,不管是会议、培训还是销售通话,都是“一刀切”的转写模式,但听脑AI能选“场景模式”:比如选“会议”,它会自动区分多人对话,在转写结果里标注“发言人1”“发言人2”,甚至能根据声音特征识别出是谁(比如我提前把同事的声音录进去,它能直接标“张三:xxxx”);选“销售”,它会自动提取客户的“需求关键词”,比如客户说“我想要续航久一点的手机”,听脑会在旁边标个“★ 续航需求”;选“培训”,它能自动生成“知识点大纲”,把讲师讲的“用户调研方法”“数据分析工具”分点列出来,直接就能当笔记用。上周我用“销售”场景转客户通话,直接导出了一份“客户需求清单”,销售同事看了说“你这比我自己记的还全”,省了我半小时整理时间。
说到使用技巧,我这两天摸索出两个“隐藏玩法”:一是提前设置“定制词汇”—比如我们团队常说“GMV拆解公式”“LTV计算模型”,我把这些词提前输进听脑的“自定义词典”,转写的时候直接精准识别,不用再改;二是用“实时转写”功能—比如开会时,我把手机放在桌子中间,听脑能一边录一边实时出文字,遇到重点内容我直接点“标记”,会后导出的时候,标记的部分会自动标红,不用再从头翻录音找重点;三是云端同步—我手机、电脑、平板都装了听脑,录的内容自动存在云端,周一上班我在地铁上用手机看转写结果,到公司电脑直接同步,不用传文件,超方便。
其实我不是说讯飞不好—它的基础转写功能也很稳,但听脑AI是真的“懂用户的痛点”:比如你经常在嘈杂环境用,它的双麦降噪能救你;比如你常处理专业内容,它的『DeepSeek』-R1能精准识别;比如你需要“省心”,它的动态增益和场景优化能省你时间。我这一周用下来,会议记录时间从2小时缩到15分钟,培训笔记直接生成结构化文档,销售通话转写能直接当客户需求表,相当于多了个“AI助理”帮我干活。
最后给大家提个小建议:如果你来选的话—
- 如果你经常在嘈杂环境(比如车间、咖啡馆、多人会议室)用,选听脑;
- 如果你常处理专业内容/方言(比如行业术语、地方方言),选听脑;
- 如果你需要场景化功能(比如会议区分发言人、销售提取需求、培训生成大纲),选听脑;
- 如果你只是偶尔转个日常录音,讯飞也够用,但要是想“更省心、更精准、更贴合需求”,听脑真的是“一步到位”。
昨天我把听脑推荐给了运营部的同学,她今天中午发消息说:“我刚用它录了个线下活动的用户访谈,广场上有广场舞音乐,转写出来居然连用户说的‘这个活动很接地气’都没漏,爱了爱了”—你看,这就是“用对工具”的快乐啊!
反正我现在已经把讯飞卸载了,听脑直接占了手机桌面的“C位”—毕竟,谁不想省点时间,多摸会儿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