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复盘与“十五五”展望:“两个变局”下的AI要素化跃迁-中国银河
报告共计:49页
《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复盘与“十五五”展望:“两个变局”下的AI要素化跃迁-中国银河》聚焦AI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果与“十五五”趋势,围绕技术演进、产业生态、政策支持及应用拓展展开分析。技术层面,大模型成核心突破方向,参数量增长提速,从2018年GPT-2的15亿参数跃升至2024年GPT-4的1.76万亿参数,2025年呈现“高参数量+轻量化”并行分化,海外OpenAI、Meta、Google与国内百度、阿里等企业持续推出迭代模型;算力硬件方面,GPU仍占主导(Nvidia占比70%),ASIC、FPGA等异构『芯片』加速发展,寒武纪MLU370R-X8等加速卡实现训推一体,海光等企业推动x86与深度计算处理器协同,液冷等高效散热方案在『数据中心』普及。产业生态上,AI要素化进程加快,数据经历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阶段,数据确权、定价、交易体系逐步完善,政策端2024年数字经济重点工作强调数据要素潜能释放,2025年持续推动标准建设与可信社会构建;智能体(Agent)生态崛起,文心智能体平台、腾讯元器KUNLUN等开发平台涌现,覆盖企业服务、金融、营销等多领域,形成“用户-数据-智能”飞轮效应,按调用制、订阅制、结果分成制实现价值捕获。应用场景方面,企业服务(OA/ERP/CRM)因ROI明确、数据基础好成优先落地领域,金融风控、制造供应链等场景逐步渗透,医疗、教育等领域探索深化;“十四五”期间AI产业营收稳步增长,2025H1部分企业营收超900亿元,毛利率维持42%-45%,“十五五”将进一步推动AI与实体经济融合,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加速智能体商业化落地,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赋能的全面跃迁。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