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厂商竞相布局,AI基建竞赛升温(模型大型)

大模型厂商竞相布局,AI基建竞赛升温(模型大型)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杭州报道

不只是期望做出AI时代的超级流量入口,大模型厂商们也期待能操控AI时代众多的智能终端。

阿里率先流露出自己的“野心”。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通义千问』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安卓』)”,此外,阿里云还将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成为“AI时代的Android”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与生态:AI将重构整个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体系,掀起新一轮智能化革命。但就像『安卓』在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七成份额前,要先将塞班、『Windows』 Mobile、黑莓OS等同期对手一一打败,随着大模型厂商纷纷开源,它们正在进行一场算力、资本、生态交织的AI耐力赛。而何时到达终点,目前还无人知晓。

成为AI OS尚有瓶颈

AI时代,大模型被认为可以“塞进”所有计算设备中。

吴泳铭在当天的发言中认为,大模型代表的技术平台将会替代现在OS的地位,成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未来,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大模型进行链接,所有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会通过大模型相关工具执行任务,LLM将会是承载用户、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成为AI时代的OS。”

他还进行了一连串类比:自然语言是AI时代的编程语言,Agent(智能体)就是新的软件,Context(上下文)是新的Memory(内存),大模型通过MCP这样的接口,连接各类Tools(工具)和Agent,类似PC时代的总线接口,Agent之间又通过A2A这样的协议完成多Agent协作,类似软件之间的API接口。

大模型的能力是它能否成为AI时代OS的关键因素。

9月24日,围绕大模型和AI云,阿里云智能首席技术官周靖人在云栖大会上发布了多项重磅技术更新,其中就包括通义大模型7连发,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和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这其中,当天对外亮相的Qwen3-Max是『通义千问』家族中最大、最强的基础模型,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总参数超过万亿。此外,随着越来越多“能干活”的智能体落地,今年也被称为智能体元年。

不过大模型距离成为AI时代的操作系统尚有瓶颈。吴泳铭在上述发言中也表示,目前AI在内容创作、数学和Coding三个领域进步最快,是源于这些领域的知识100%是人类定义和创造的,AI可以100%理解原始数据。他同时强调,对于其他领域和更广泛的物理世界,今天的AI接触到的更多是人类归纳之后的知识,“这些信息是有局限的,AI要实现超越人类的突破,就需要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数据。”

而以『机器人』️这个智能体在物理世界的执行者为例,有业内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就提出,当前数据采集是『机器人』️必须突破的关键节点,更大的难题在于如何从仿真走向真实环境的采集。

谁是下一个『安卓』

决定大模型能否成为AI时代OS的更关键因素是开源,它直接影响着大模型的使用规模和市场份额。

阿里一直是坚定的大模型开源路线支持者。不过在阿里流露出欲成为“AI时代的Android”野心的同时,开源目前也已成为大模型厂商,至少是国内大模型厂商的共识。今年行业内最具标志性的一个动作是,此前一直坚持闭源路线的百度宣布文心大模型4.5系列正式开源。

行行AI董事长、顺福资本创始人李明顺对本报记者表示,无论是『通义千问』、『DeepSeek』还是kimi,中国大模型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开源大模型定位为核心,“我认为中国市场的大模型未来可能会出现『安卓』1、『安卓』2、『安卓』3,和美国市场以闭源大模型为主有所区别。”

李明顺同时认为,AI是要改造传统世界,它要能够形成比较大的生态能力,也就不能像『安卓』那样仅仅影响『智能手机』的未来,“它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智能硬件,还包括物联网、具身智能,我认为就是看谁的生态影响力更大。”

而体现大模型生态影响力的最直接指标,无疑是谁用起来更聪明高效。这取决于它背后的那张算力大网。

吴泳铭认为,大模型是运行于AI云之上的新OS,“这个OS可以满足任何人的需求。每个人都将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Agent,这些Agent 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和协同,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

但海量的计算资源,对于大模型行业并不易得。

“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能源、全栈的技术、数百万计的GPU和CPU,协同网络、『芯片』、存储、数据库高效运作,并且24 小时处理全世界各地的需求。”吴泳铭在上述发言中描绘出云计算的错综复杂。他同时认为,未来全球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火热算力基建比赛

未来全球只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的观点,点出了云计算市场眼下的激烈竞赛。

需要提及的是,目前云计算市场的比拼重点正从大手笔囤货GPU『芯片』转向AI基础设施建设。上述业内人士在跟本报记者交流时也认为,AI智能体落地首先要解决的是行业『数字化』,“我们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还是很弱。”

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3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此外,今年9月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在接受《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腾讯过去三个季度累计资本开支已达831.6亿元,今年也会持续加大在AI Infra(基础设施)上的布局。

全球科技巨头几乎都投身于眼下这场AI基础设施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不只Meta宣布将追加300亿美元💵投入AI『数据中心』建设;OpenAI5月也宣布将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5座核电站;AWS也宣布将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而吴泳铭在上述演讲中还称,最近一年,全球AI行业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未来5年全球AI的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算力和研发投入。

而从市场格局来看,在中国市场,据Omdia今年9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在它身后分别是火山引擎(14.8%)、华为云(13.1%)、腾讯云(7%)和百度云(6.1%)。但纵观全球云计算市场,据Canalys数据,AWS、Azure、谷歌云仍分别以32%、22%和11%的份额位居前三。

不过大模型厂商大举投入AI基建的另一面也正说明AI行业还处于早期,一切才刚刚开始。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大模型只是AI技术的一种流派,很难出现统一、整合的类似操作系统的产品形式,但是大模型目前还在产业发展早期,可以借鉴『安卓』的发展道路。

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大模型市场更可能呈现“多强并存”的局面,核心技术、生态系统、商业化能力是厂商竞争的关键,“AI云作为提供算力、工具链和商业模式载体的基石,在整个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落地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赋能者角色。”

特别声明:[大模型厂商竞相布局,AI基建竞赛升温(模型大型)]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富邦科技与老乡农场共筑“降本增产”示范田,共绘智慧农业新蓝图(富邦科技官网)

自8月9日富邦农博士团队初访老乡农场以来,通过科学测土、精准施肥与全程数据跟踪,为百亩水稻与毛豆定制专属营养套餐方案,截止9月2人两轮追肥作业顺利完成,作物多项指标全面提升——水稻穗长、茎粗、SPAD值显著增…

富邦科技与老乡农场共筑“降本增产”示范田,共绘智慧农业新蓝图(富邦科技官网)

喜人奇妙夜2》:21个喜人小队用“热爱”“深度”为快乐续航(喜人奇妙夜2第二季在线观看)

这种专注于传递快乐的风格,恰好满足了观众对“解压喜剧”的需求,也展现了老喜剧人对“让观众快乐”这一初心的坚守。 回归者以热爱冲破荣誉枷锁,多元的作品以巧思映照现实,《喜人奇妙夜2》始终以“人”为核心,用“作品…

《<strong>喜人奇妙夜2</strong>》:21个喜人小队用“热爱”“深度”为快乐续航(喜人奇妙夜2第二季在线观看)

发电机组负载测试报告的重要性及专业检测服务(发电机组负载测试)

在『数据中心』这样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所,一份准确的负载测试报告可以帮助企业提前预防因电源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专业检测服务确保报告准确性要获得高质量的发电机组负载测试报告,专业的检测服务不可或缺。…

发电机组负载测试报告的重要性及专业检测服务(发电机组负载测试)

“药谷”耕耘结硕果 产业之路绽芳华

“中国药谷”以“空间重构”破解土地低效问题,以“产业聚能”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从高端制造基地到城市更新标杆,从医工融合载体到特色园区建设,实现了土地焕新到产业升级的递进发展。 从土地焕新到产业聚变,从单点突破…

“药谷”耕耘结硕果 产业之路绽芳华

可靠性测试机构_环境机械综合应力试验_温湿度振动三综合_CNAS报告_产品寿命验证3天加急(可靠性测试机构排名)

消费电子企业:生产手机、电脑、智能穿戴、家电的企业,产品使用场景多样,需通过可靠性测试确保不同环境、使用强度下的稳定性;工业设备企业:生产机床、传感器、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工业设备对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次故障可…

可靠性测试机构_环境机械综合应力试验_温湿度振动三综合_CNAS报告_产品寿命验证3天加急(可靠性测试机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