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苹果 iPhone 17 系列三款机型已于 9 月 19 日在国内正式开售,和往年一样,依然出现了“首批现货紧缺、需要等待发货”的局面。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 iPhone 17 首周销量数据,格外亮眼。
根据博主@数码闲聊站 爆料,iPhone 17 系列国内首周激活量达到了约 103 万台,直接包揽了单品销量排行榜前三。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 iPhone 16 系列的同期表现,更是在『智能手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显得格外亮眼。
具体来看,iPhone 17 Pro Max 约 40.2 万台,iPhone 17 Pro 约 39.3 万台,而标准版 iPhone 17 约 23.5 万台。相比之下,iPhone 16 首周激活量仅 9.8 万台,Pro 和 Pro Max 分别为 31.5 万台和 28.5 万台。单从数据来看,今年的升级幅度与市场接受度,都远超上一代。
而销量的提升并非偶然,大家知道苹果在 iPhone 17 系列上采取了“加量减价”的策略,尤其是标准版机型,不仅搭载了 A19 『芯片』、120Hz 高刷屏,还将电池续航和快充规格提升到新高度,存储也直接干到了 256GB,售价却依然保持在 5999 元起步,相较于去年的 iPhone 16,竞争力明显提升。
从配置对比来看,iPhone 17 相比上一代进步是比较全面的,无论是 120Hz 高刷+ 3000nit 峰值亮度的屏幕,还是支持 40W 快充,或是前后摄像头规格,都让标准版 iPhone 更接近 Pro 体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iPhone 17 首周就能突破 20 万台大关。
当然,Pro 系列依旧是苹果的核心战力,比如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都搭载了更强大的 A19 Pro 『芯片』,以及 8 倍光学变焦镜头,影像能力有了跨越式的提升。而对于追求影像、性能和大屏体验的用户来说,Pro Max 的 6.9 英寸大屏与超强续航则成为了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消费者分层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标准版 iPhone 常常被吐槽“阉割严重”,但 iPhone 17 通过补齐高刷屏和存储短板,成功吸引了一部分预算有限但仍想尝鲜的用户。而 Pro 系列则牢牢锁定高端市场,尤其 Pro Max 依然是商务人群与重度用户的首选。
机哥认为,iPhone 17 首周销量的强势表现,不仅稳固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老大哥地位,也对国产高端旗舰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尤其在同价位段,小米 17 系列和华为 Mate 70 系列都将成为正面竞争者,它们未来能否守住市场,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还有另一个信号也很值得关注,国内市场对于 iPhone 的接受度依然强劲,在这两年消费已经非常理性的背景下,超过百万台的首周激活量说明,大量用户依然愿意为“加量减价”的 iPhone 买单。这也意味着,配置升级与价格策略的平衡,才是决定销量的关键。
从长期来看,iPhone 17 系列的热销可能会进一步拉高苹果在国内的市占率,尤其是在 5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此消彼长,这意味着留给友商的高端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因此国产厂商在追求高端突破时,必须更加注重差异化和核心体验的塑造,比如系统、影像等方面,而不仅仅是硬件堆料。
总的来说,iPhone 17 系列首周销量表现可谓是“全面开花”。标准版凭借补齐短板销量倍增,而 Pro 系列则依旧稳坐高端销量榜首,三款机型同比去年销量提升约47.5%,说明苹果今年的策略明显奏效,也为接下来整个手机行业的竞争格局,埋下了新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