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烟台的一个加油站里,一位特殊的“员工”正忙碌着。
它身高一米多,有着灵活的机械臂和敏锐的传感器,正在为一辆汽车进行加油服务。
只见它准确识别油箱盖位置,熟练地打开盖板,插入油枪,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没有任何机械式的卡顿感。
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2025年展示的最新应用场景。
这个事件足以证明,『机器人』️已经不再是工厂里重复简单劳动的机械臂,而是能够胜任复杂服务工作的“全能选手”。
还记得几年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机器人』️还只能在工厂流水线上完成单一任务。
它们被固定在某个位置,反复执行同一个动作,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在烟台高新区的创业大厦和政务服务中心,宇树『机器人』️已经能够自如地行走、转身,甚至挥手迎接来访者。
它们身上披着红色迎宾条带,能够与人类进行基本互动,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并拍照留念。
而加油工作相比迎宾接待要复杂得多。加油需要精准识别车辆型号、定位油箱位置、操作加油设备,整个过程涉及到多种感知和操作能力。
宇树『机器人』️能够完成这项任务,标志着服务『机器人』️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加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挑战不少。不同车型的油箱盖位置、开启方式各不相同,加油过程中需要准确操作油枪,还要注意安全规范,防止燃油泄漏。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通过多种先进技术解决了这些难题。
它搭载的高精度视觉系统能够识别车辆型号和油箱位置,灵活的机械臂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油箱盖,力控技术则保证了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事实上,加油只是宇树『机器人』️展示的众多技能之一。
在物业管理领域,它们已经开始尝试设备机房巡检、密闭空间检查和夜间岗位值守等工作。
相比人类员工,『机器人』️有一些独特优势。它们不会疲劳,可以24小时工作。
能够进入危险环境,避免人类在潜在危险中工作,执行任务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也更高。
在河北某火电厂,宇树的四足『机器人』️已经承担起了巡检任务。
它们配备3D激光雷达、双光云台相机📷️、声纹成像仪等设备,能够自主巡逻,检测设备异常,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安全性。
『机器人』️能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背后是多项技术的成熟。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曾表示,未来2至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点将是端到端大模型,需要克服硬件量产与算力难题。
2025年4月,宇树科技发布了Unitree Dex5灵巧手,这是其第二代灵巧手产品。
这款灵巧手有20个自由度,94个灵敏触点,能够完成拿抛水果、打扑克牌、玩魔方等精细动作。
同时,宇树科技还开源了UnifoLM-WMA-0模型,这是一个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
该模型具备仿真引擎与策略增强两大功能,让『机器人』️能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降低在真实世界试错的成本。
曾几何时,人形『机器人』️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但现在情况正在改变。宇树科技将其新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智能伙伴”的起售价定为3.99万元,此前发布的G1也仅售9.9万元人民币。
王兴兴解释道,通过材料创新和模块化设计,宇树科技已经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成本降低了40%。
同时,通过仿生关节设计,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到了3万小时以上。
成本下降使得『机器人』️技术变得更加亲民,为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条件。
从加油站到物业管理,从工业巡检到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迅速扩展。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机器人』️正在从专用领域走向通用领域。王兴兴预测,未来3到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会越来越快。
服务业、家用、工业场景、危险场景和救援救灾场景都将看到更多『机器人』️的身影。
但他也坦言,现阶段期待『机器人』️在干活场景产生较大价值还不太现实。
『机器人』️AI或具身智能模型还未达到阶段性突破临界点,以实现足够的泛用性。
『大语言模型』通过纯数据驱动就能快速提升性能,而『机器人』️领域的模型训练后部署到实物上的偏差很大。
尽管如此, progress 是显而易见的。从表演扭秧歌到精准加油,从固定工位到自由移动,『机器人』️的能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去加油站时,就会习惯性地等待那位机械加油工来为我们的车辆服务。
『机器人』️不再只是科幻作品的想象,它们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助手。
从加油开始,它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
参考资料
1.烟台日报电子报刊:《小宇“上岗”》
2.DoNews:《宇树科技『机器人』️已在工业与能源领域应用》
3.readhub:《宇树科技 CEO 王兴兴:未来 2 至 5 年智能『机器人』️重心在端到端大模型》
4.36氪:《宇树 Dex5 灵巧手出鞘,94灵敏触点,技术革新引关注》
5.中华网:《宇树科技王兴兴谈人形『机器人』️出货量 未来几年有望激增》
6.新浪财经:《宇树科技,罕见透露》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