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做会议纪要的时候,我总觉得像在打一场“信息争夺战”——一边要盯着发言的人,生怕漏掉重要信息,一边要飞快敲键盘,手酸得抬不起来还记不全。有时候会议结束,看着电脑里东一句西一句的碎片文字,我得花一个多小时整理,经常加班到很晚,连喝口热咖啡的时间都没有,真的特别头疼。
后来朋友给我推荐了听脑AI,说它是专门帮着处理语音转文字和会议记录的工具,核心就是把会议里的说话内容准确转成文字,还能帮着整理重点。我一开始没太当回事,觉得不就是个语音转文字的工具吗?能比我自己记好多少?直到上次部门开战略会,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一下,才发现它是真的“懂”会议。
那天会议室的空调声音特别大,呼呼的风声盖过了角落同事的小声发言,我本来担心录出来的音频会很杂,结果它居然把空调声过滤得干干净净,说话声像被“提纯”了一样清晰——连坐在最里面的实习生说的“这个方案的细节是不是要再确认一下”都没漏掉。这一点真的挺意外的,我之前用别的工具,要么漏字要么杂音重,没想到它的智能降噪这么管用。
更让我惊喜的是发言人识别功能。我们部门有八个人,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特点:老板的声音低沉,运营同事说话带点江浙口音,技术小哥总爱说“其实吧”开头。结果它居然能准确识别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转出来的文字旁边都标着发言人名字,比如“王总:这个季度的目标要再提升10%”“小李(运营):用户反馈这个活动链路太长”。不用我事后再一个个对名字,省了好多功夫——以前我得反复听音频,把“某人说的某句话”对应起来,经常搞混。
还有情感分析功能,一开始我以为是花架子,结果用了才知道有多实用。比如老板说“这个方案我们要重点推进”的时候,它标了“积极”;同事说“这个问题可能涉及跨部门协作,得再想想”的时候,标了“谨慎”;甚至连实习生有点紧张的发言“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试试这个方向”,都标了“犹豫”。这样我整理纪要的时候,能更快抓住每个人的态度,比我自己凭记忆判断准多了——以前我总怕误解老板的意思,现在有了情感标签,心里踏实多了。
最惊艳的是内容摘要生成。会议结束后,我正揉着太阳穴准备开始整理,结果它已经自动弹出一份摘要,把会议的核心议题(比如Q3战略目标从“用户增长”调整为“营收提升”)、决策(比如暂停某条新业务线,优先推进现有产品的迭代)、行动项(比如我要在周五前提交现有产品的用户留存报告,市场部要在下周前完成营收增长点的调研)都列得清清楚楚,连时间节点和负责人都没漏掉。我只需要稍微扫一眼,确认没有遗漏,就能发给大家——以前我得花一个小时逐句整理,现在十分钟就搞定了,效率提升了大概70%,真的像卸下了一个重担。
从那以后,我成了听脑AI的“重度用户”,不管是部门例会、客户沟通会还是跨部门协作会,都离不开它。比如每周的部门例会,以前我得一边听一边记,经常漏掉老板说的“下周之前把季度总结交上来”这样的细节,现在我只要把手机放在桌上,它就自动开始录音,转出来的文字连标点都没错,再也不用怕忘记任务了。
还有上次和客户开沟通会,客户是个双语使用者,一会儿说中文“我们需要加快项目进度”,一会儿说英文“We need to finish it by the end of the month”,我本来担心转出来的文字会混乱,结果它居然能准确识别两种语言,把英文部分保留原句,中文部分转成规范的文字,还能自动切换——比如客户说“这个功能的用户体验,User feedback is not good”,它转出来就是“这个功能的用户体验,User feedback is not good”,完全不会混淆。事后我把纪要发给客户,客户还回复说“记录得很详细,很专业”,让我特别有面子。
上个月开跨部门协作会,涉及市场、产品、技术三个部门,每个人说的内容都不一样:市场部说“用户反馈这个功能不好用”,产品部说“我们需要优化这个功能的流程”,技术部说“这个优化需要两周时间”。结果它居然能把每个部门的发言分类整理,比如在“市场部意见”下面列了三条用户反馈,在“产品部意见”下面列了优化的具体方向,在“技术部意见”下面列了时间节点和所需资源。这样我整理纪要的时候,能很快把各个部门的意见整合起来,不用再翻来覆去听音频,省了好多时间。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有时候网络不好,转文字的速度会慢一点,或者偶尔会把“战略”写成“站略”这样的同音字,但这些都是小问题——网络恢复了,它就会很快补上;同音字的错误,我自己改一下就行,不影响整体使用。刚开始用的时候,我还不太熟悉操作,比如不知道怎么开启“发言人识别”,后来看了一下内置教程,发现只要在设置里勾选“自动识别发言人”就行,特别简单,现在我已经用得很熟练了。
还有一次,我忘记开录音,结果会议开始十分钟才反应过来,急得满头大汗,后来发现它有“自动启动”功能——只要连接到会议室的WiFi,就会自动开始录音,我赶紧设置了一下,现在再也没漏掉过会议内容。
用了听脑AI之后,我对会议纪要的态度完全变了。以前我觉得这是件“不得不做的麻烦事”,现在反而觉得是件“很轻松的事”,因为它帮我分担了大部分工作。我再也不用加班整理纪要,再也不用怕漏掉重要信息,再也不用因为记不全而焦虑——这些变化,只有亲身用过的人才能体会。
如果你也像我以前一样,觉得记会议纪要麻烦,不妨试试听脑AI。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工具”,而是真的能解决问题的“帮手”。相信我,当你看到它自动生成的准确文字和清晰摘要时,一定会和我一样,忍不住说一句:“原来记会议纪要可以这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