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特光学作为国内精密光学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行业三十余年,已形成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和玻璃晶圆三大核心产品线,全面布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AR/VR及『半导体』先进封装等高成长性赛道。
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领先的工艺能力,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
在玻璃非球面透镜领域,蓝特光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该类产品凭借简化光学系统、提升成像质量、降低畸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智能手机』玻塑混合镜头、光通信模块以及运动相机📷️等手持影像设备。
随着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尤其是比亚迪“天神之眼”等高阶智驾系统向10万元以下车型下沉,ADAS镜头搭载率大幅提升,直接带动玻璃非球面镜片需求爆发。
同时,激光雷达装机量在2024年同比增长近180%,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71%的高增速,其核心光学部件——玻璃非球面透镜需求随之水涨船高。
在消费电子端,以华为Pura 80、小米MIX Flip 2为代表的旗舰机型纷纷采用“1G+多P”的玻塑混合镜头,突破传统纯塑胶镜头的性能瓶颈,打开了玻璃非球面的应用空间。
此外,全球手持影像设备市场预计2023-2027年复合增速达11.6%,也为该业务提供增量支撑。
蓝特光学自2012年布局该领域,攻克模具补偿、多模多穴热模压、镜筒一体成型等核心技术,目前已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高端模造玻璃技术的厂商。
其玻璃非球面业务收入从2025年的不足6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51亿元,复合增速高达45%,毛利率更是从18.6%跃升至51.9%,规模效应显著,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在光学棱镜领域,公司是A客户(苹果)的核心供应商,业务重心已从传统的长条棱镜成功转型为技术壁垒更高的微棱镜。
2023年,苹果在iPhone 15 Pro Max上首发四重反射潜望式长焦镜头,蓝特光学的微棱镜产品实现量产,成为公司当年业绩反转的核心驱动力。
此后,潜望长焦从旗舰机向中端机快速下沉,vivo S20 Pro、真我12 Pro等机型相继搭载,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更重要的是,技术升级趋势明确,以“三合一”棱镜(非球面+棱镜+球面一体化)为代表的创新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暗光拍摄能力、减小模组厚度并增强OIS防抖性能,有望成为下一代高端旗舰机的标配。
蓝特光学凭借在超高精度玻璃靠体加工、超高效大批量胶合切割等方面的自主核心技术,具备秒级角度精度和微米级尺寸控制能力,牢牢占据技术高地,将持续受益于潜望长焦“量”与“质”的双重提升。
在玻璃晶圆领域,公司前瞻性布局未来两大核心应用场景:AR光波导和『半导体』先进封装。
在AR领域,光波导凭借轻薄、高透光率的优势,已成为消费级AR眼镜👓的主流显示方案,而玻璃晶圆是其核心原材料。
蓝特光学已推出可导入衍射光波导全彩量产方案的玻璃晶圆产品,并与全球领先的AR解决方案商深度合作,持续开发高折射率、碳化硅等新材料的大尺寸晶圆工艺。
随着Meta、Rokid等巨头加速推出带显示的AI智能眼镜👓,AR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公司玻璃晶圆业务将迎来“从0到1”的放量机遇。
在『半导体』领域,玻璃晶圆有望替代硅材料,成为下一代先进封装的关键基板。
其在信号传输、热膨胀系数匹配、尺寸稳定性、光学兼容性等方面优势显著,尤其适用于AI『芯片』、高性能计算等场景。
蓝特光学掌握的高精度中大尺寸超薄晶圆加工、WLO开孔、光学级高精密光刻等核心技术,使其具备8-12英寸、折射率2.0玻璃晶圆的量产能力,为未来在『半导体』领域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尽管该业务当前营收占比不高且毛利率偏低,但随着下游应用放量,规模效应将显著改善盈利,成为公司未来最具想象空间的增长极。
综合来看,蓝特光学三大业务线齐头并进,协同效应显著。
2023年以来,公司营收与利润重回高速增长轨道,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速亮眼。
中信建投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将保持25%以上的复合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更高。
公司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PE为37.9倍,与可比公司相比估值合理,考虑到其在多个高景气赛道的卡位优势和技术壁垒,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首次覆盖即给予“买入”评级。
本文由【报告派】研读,输出观点仅作为行业分析!
原文标题:原文标题:2025-09-27-中信建投-蓝特光学(688127)深耕精密光学多年,多领域深度布局驱动长期增长
发布时间:2025年
报告出品方:中信建投
文档页数:24页
以上截图为原文节选内容,输出观点仅作为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精品报告来源:报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