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智慧仓储等领域,超高频RFID技术已成为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工具。作为RFID领域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科鸿凌泰深知许多企业在实施RFID盘存系统时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在密集型多标签场景下,盘存准确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漏读、错读和串读问题频发,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痛点解析:为什么RFID盘存准确性难以保证?
影响RFID盘存准确性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读写器性能、标签选择、天线配置以及现场环境等。科鸿凌泰的技术团队发现,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技术理想性与现场现实性之间的冲突,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方案来解决。
解决方案:科鸿凌泰从四个维度全面提升盘存准确性
一、UHF RFID读写器:精准识别的基石UHF RFID读写器是影响UHF RFID的盘存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表现在读写器的射频『芯片』选择、盘存算法、天线端口数量、射频功率及整体的抗干扰能力。
科鸿凌泰超高频固定式读写器
1. 读写器射频『芯片』
读写器选择的射频『芯片』是读写器的核心,其主要功能为发射UHF 能量信号、接收标签响应信号、解调数据并执行防碰撞算法。射频『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密集型多标签处理效率及抗干扰能力,表现为现场使用中的漏读和错读。当前国内行业市场上主流的读写器射频『芯片』中,读写性能最好的是IMPINJ的E710『芯片』,它相比于其它射频『芯片』的主要优势在于提升了信号的稳定性(高灵敏度和抗扰特性),能够最大可能的去提升读写器的性能,极大地减小了读写器的漏读和错读问题。
科鸿凌泰超高频RFID模块
2. 盘存算法
目前行业内UHF RFID的主流标准是EPC Class 1 Generation 2,其防碰撞机制以动态时隙ALOHA为核心,并增加了多项优化以适配工业场景。科鸿凌泰在EPC Class 1 Generation 2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盘存算法,使其在各种密集型盘存场景解决了标签的识别能力,相比于标准的防碰撞算法,极大的减小了标签的漏读和误读。
3. 天线端口数量
天线端口数量是UHF RFID读写器硬件配置的核心参数,它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UHF信号覆盖范围,每个天线覆盖独立区域,可以达到消除单天线的覆盖盲区问题;通过科鸿凌泰特有的多天线设计,可以避免同时发射接收,消除邻道干扰。同时多天线可以精准的覆盖不同需求的区域,从而提升了盘点的准确性。对于中、大型密集性标签场景,可选用科鸿凌泰的八端口及以上天线端口的读写器,从而减小标签漏读问题。
科鸿凌泰超高频固定式读写器天线接口
4. 射频功率
射频功率指读写器通过天线端口发射电磁波的能量强度,无源标签依赖读写器(UHF信号)电磁波供电,标签需要积累足够的能量才能激活标签『芯片』并回传数据至读写器。射频功率过小可能导致标签接收到的射频能量低于『芯片』激活阈值,使标签始终处于休眠状态,直接漏读;射频功率过大,则可能造成多径效应和邻道干扰,从而形成错读。
因此对于盘存准确性来说,最优的方案是读写器的输出射频功率需要可调,针对不同的场景,配置不同的射频功率;科鸿凌泰读写器最大射频输出功率可达33dbm,每个端口的输出功率可以灵活配置,从而可以灵活的应用在各个场景。
5. 抗干扰能力
通常在UHF RFID读写器使用的现场环境中不存在理想环境,现场环境中存在各种的干扰,想要确保UHF RFID盘存的准确性,读写器需要有较好抗干扰能力。比如环境中的电磁干扰、环境温湿度等。例如环境温湿度过高会影响读写器的发射与接收,电磁干扰会影响读写器的灵敏度,从而导致读写器的漏读与错读。
因此,在密集型多标签的盘存时,读写器需要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科鸿凌泰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在硬件射频电路和软件算法上均对环境干扰进行了优化,是一款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的读写器。
二、专业标签选择:环境适配的核心在密集型多标签的盘存时,标签本身和标签的布置位置也会对最终的RFID 盘存准确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1. 标签选型
根据标签适配的现场环境来看,常见的标签有普通标签、抗金属标签和抗液体标签,不同的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标签来提升盘存的准确性。
1)普通标签
普通标签仅适合低干扰、低堆叠的场景,其成本相对较低。在密集型场景中使用存在较大痛点,当普通标签贴附于金属材料时,标签天线与金属表面耦合,UHF 能量被反射和吸收,导致标签激活失败率非常高;当普通标签靠近液体时,UHF能量被液体吸收, UHF能量会大幅度的衰减,导致标签无法积累足够UHF能量而处于休眠状态。
科鸿凌泰RFID不干胶标签
2)抗金属标签
抗金属标签是针对金属场景研发使用的,标签在设计中增加了吸波材料,使得天线与金属材料之间保持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从而提升了识读的距离。
但是需要注意,在使用抗金属标签时需要避免多个抗金属标签近距离堆叠,同时抗金属标签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通常用在工业资产、仓储、电力等金属环境的场景。
科鸿凌泰RFID抗金属标签
3)抗液体标签
抗液体标签适用于液体环境的场景,在标签设计中改变天线长度和使用高介电常数基材来减少液体对UHF信号的吸收,设计核心是解决液体环境对UHF信号的干扰。通常用在冷链、医疗、化工等有液体的场景。
科鸿凌泰RFID抗液体标签
2. 布置位置
RFID标签的布置位置与方向对盘存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其本质上影响是源于UHF信号传输的物理特性与复杂的现场环境的相互作用。标签的位置决定了接收读写器的UHF能量,标签方向则影响信号与读写器天线的匹配效率,这两者共同决定了标签能否被有效激活、UHF信号能否稳定的回传以及多标签场景下能否被准确识读。例如有堆叠遮挡场景,则标签位置尽量避开遮挡物,尽量避免UHF信号在传输空间中形成的衰减、反射、多径效应,从而出现漏读和错读。因此,标签在密集型场景中,不能过随意粘贴,需要进行实对际场景应用的考量与测试,从而最终确定标签的粘贴方案。
三、精准天线配置:信号覆盖的关键RFID读写器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标签的读取距离和准确性。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来选择相对应的RFID读写器天线能够有效的解决标签的盘存过程中存在的漏读、误读和串读。
科鸿凌泰RFID天线
1. 天线类型
在选择UHF读写器天线时,需综合考虑现场场景、标签粘贴的方向及成本,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需要选择不用类型的天线,常见的天线分类如下:
1)远场天线与近场天线
UHF RFID读写器天线对外发送UHF信号,实际上是读写器通过UHF天线对外辐射☢️电磁波,按辐射☢️场可分为近场天线和远场天线。
a. 远场天线
远场天线主要对应远场区域,远场区指的是标签距离天线大于λ/2π的区域(λ为UHF信号的波长),此区域以电磁波辐射☢️为主,标签接收到空中的电磁波辐射☢️而获取能量,同时将标签信息反射回读写器。远场天线使读写器能够更好的识别远场区域的标签,理论上最远可以读到数十米的距离,主要适合应长距离且密集型多标签的场景,实际使用时主要对应仓储管理、物流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场景。
远场天线的特点:
l 覆盖范围广
l 对标签尺寸要求不高,可小型化设计
l 批量读取能力较好
l 易受干扰
l 读取范围大,可能有串读的风险
b. 近场天线
近场天线主要对应近场区域,近场区指的是标签距离天线小于或者等于λ/2π的区域(λ为UHF信号的波长),此区域以磁场感应为主,标签通过磁场感应耦合获取能量,激活标签并将信息反射回读写器。读写器采用近场天线主要是识别近场区域的标签,理论上近场区域最大几十厘米,主要适合短距离和精度要求好的场景。
近场天线特点:
l 距离短,可靠性高;
l 定向性相对较高;
l 抗多径效应强
l 有效的防止串读
2)线极化与圆极化
UHF RFID读写器天线按照极化方式分为线极化和圆极化天线。线极化天线在电磁波辐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电场矢量同一个方向(垂直或水平),圆极化天线在电磁波辐射☢️过程中电场矢量会旋转(分为左旋和右旋)形成一个圆。
a. 线极化天线
线极化天线的电磁波传输方向始终固定,保持垂直或水平。因此线极化天线适合固定的标签方向已知的场景。但是也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水平极化的方向保持与地面平行,垂直极化的方向保持与地面垂直。水平极化的天线适用于RFID标签天线固定且与地面平行的应用场景,例如仓储管理、车辆管理等。垂直极化的天线是适用于RFID标签天线固定且与地面垂直的应用场景,如设备管理、智能制造等。
线极化天线特点:
l 增益高;
l 结构简单;
l 定向性强
b. 圆极化天线
圆极化天线的电磁波传播的电场矢量是两个振幅相等的相位相差90°的水平和垂直分量正交合成,因此圆极化天线对UHF RFID标签的方向不太敏感。UHF圆极化天线主要应用于零售、耗材管理等场景。
圆极化天线特点:
l 对标签的方向要求不高;
l 抗多径效应能力强;
l 成本略高,结构复杂
l 增益相对线极化天线低
3)平板天线与阵列天线
a. 平板天线
平板天线以单层或双层的微带作为辐射☢️单元,通常以PCB或陶瓷为基板,结构设计简单,增益不高,适合小型的读写设备。多用于手持终端、小型固定式读写器设备。
平板天线特点:
l 结构简单成本低;
l 方向性相对固定
b. 阵列天线
阵列天线是将多个小天线按照空间规律组合在一起,通过控制相位与振幅达到辐射☢️场叠加,实现高增益和指定波束形状。适用于大型仓储、智能制造等密集型场景。
阵列天线特点:
l 增益高;
l 方向性强;
l 成本高;
l 适合密集型场景
l 环境适应性强
2. 天线参数
选择性能好的参数的天线有助于提升UHF RFID盘存的准确性,否则会增加哈读写器的漏读率和错读率。选择天线是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参数:
a. 天线增益选择:
l 远场大范围远距离识别,需要选择高增益天线,确保完全覆盖所需的辐射☢️范围;
l 近场精准识别需要选择低增益天线,防止串读。
b. 波束宽度:
l 当需要远距离、大范围场景时,则要选择宽波束的天线,但是可能存在串读的风险;
l 当使用场景为需要精准指向目标时,则选择窄波束天线,同时需要配合定向安装。
c. 频率匹配
在选取读写器天线时,需要注意标签的频率范围,例如标签时美标频率902-928MHz,那么我们的最优选择也是频率在902-928MHz的天线,而不是选择欧标的865-868MHz的天线。
d. 阻抗匹配
天线与读写器之间良好的阻抗匹配能够有效的减小射频信号的损耗。至少需要关注天线的阻抗值和驻波比,无论从原理分析还是实际现场测试结果来看,选择标准50Ω匹配,能最大的确保读写器与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电压驻波比(VSWR)则需<1.5(匹配精度很高的,可能做到1.2),驻波比过高会导致信号反射,降低灵敏度。
3. 天线布置
天线的布置位置影响UHF信号的覆盖范围、角度匹配等,主要表现为覆盖盲区、多标签干扰等。
单一天线仅能覆盖有限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多天线方式开覆盖需要读取标签的区域,通过多天线轮询的方式来减少单天线覆盖压力,降低并发标签数,避免信号过载。
天线布置
四、现场环境适配:确保最终成效在密集型多标签场景中,现场环境同样是决定盘存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源于环境对射频信号的物理干扰、能量衰减及多径效应,从而影响读写器对RFID标签的漏读与错读。
1. 标签密集程度
在密集型标签应用场景中,标签响应信号的功率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小,近距离标签信号强度📶远高于远距离标签。
从物理角度来看,当出现多层堆叠在一起的时候,底层标签响应信号有被上层标签的响应信号干扰的风险,同时也会出现同一时隙多标签碰撞,使读写器无法解调重叠信号,直接漏读。
在算法角度来看,若标签密集程度过大,Q值调整可能会有延迟,导致碰撞率增加,从而影响盘存的准确性。
2. 空间结构与遮挡物
现场环境的空间结构及遮挡物是影响UHF RFID盘存准确性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UHF信号衰减、反射、散射、多径效应,最终导致漏读、错读。
1)空间结构
当处于密集型标签处于封闭空间中时,封闭空间的“墙壁”、“天花板”等障碍物会反射RFID信号,导致信号在角落、边缘区域形成读写盲区,是因为多次反射后UHF信号衰减严重,使读写器无法接收或解析返回的UHF信号;同时UHF信号经过多次反射,可能会形成多径效应,导致读写器进行错读和漏读;若周围的“墙壁”、“天花板”是金属时,金属同时也会吸收UHF信号,导致UHF信号进一步衰减,从而影响读写器的盘存。因此需要尽量保持标签与封闭容器的内壁的距离,或者需要调整读写器的输出功率来减小或避免错读和漏读现象。
当货架高度与密度过大时,会导致标签信号被遮挡或衰减,漏读率增加。主要是当货架高度与密度过大时,读写器的UHF信号无法良好的覆盖,且密集的堆叠会影响标签返回的信号,从而导致标签无法激活『芯片』或相邻层标签信号的互相干扰,使得读写器的误读和漏读率增加。此时,可以考虑增加读写器的天线,从不同角度,来全方位覆盖,以此避免漏读现象。
2)遮挡物
遮挡物的材质、位置及数量直接决定了UHF信号的衰减程度、反射、散射和多径效应的强弱,进而影响盘存准确性。
金属遮挡
金属遮挡物是造成RFID读写器漏读的主要原因之一,金属对UHF RFID信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l 反射:金属对UHF RFID信号频段的反射系数高,导致标签接收的信号强度📶骤降,从而无法激活标签或读写器接受到的标签信号过小而无法解析;
l 吸收:金属对UHF RFID信号的吸收,导致标签接收的信号强度📶骤降,从而无法激活标签或读写器接受到的标签信号过小而无法解析;
l 涡流:UHF信号遇到金属时,会在其表面形成涡流,产生额外的噪声信号,干扰标签的返回信号,导致错读。
液体遮挡物会吸收UHF RFID信号,从而使读写器产生漏读,液体对UHF RFID信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l 吸收:液体对UHF RFID信号的吸收系数很高,致标签接收的信号强度📶骤降,从而无法激活标签或读写器接受到的标签信号过小而无法解析;
l 散射:液体表面的波动会导致信号散射;
五、成功案例:多场景验证的可靠性科鸿凌泰的解决方案已在多个行业场景中成功应用:
医疗行业的智能药柜、试剂管理系统
制造业的智能工具柜、零部件仓储
物流行业的高密度仓储管理系统
六、总结提升UHF RFID盘存准确性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涵盖了读写器、标签、读写器天线、现场环境适配,同时不能单纯的从理论上来部署,需要在现场中实际调测,通过对读写器参数配置、标签选择、读写器天线安装等来适配现场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精准盘存的目标。
欢迎关注科鸿凌泰的技术专栏,获取更多行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