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步入中移成研院科研枢纽新园区,院落空间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活力共享云环,串联起一幢幢科研办公楼宇。湛蓝天空下白『云朵』朵,倒映在玻璃幕墙上,天高云阔的气象扑面而来。
时间是见证者,也是书写者。从中海国际中心的朝霞满天到AI创新中心的落日余晖,再到科研枢纽『智慧园区』的星光闪烁,时光流转中,成研院和光同行、笃志耕耘,“进”势如长虹。
2018年至2025年七年间,成研院从几十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拥有千余人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从无到有、到精打磨核心产品,持续保持十亿级、亿级、千万级产品雁阵,获200余项国内外授权专利,项目案例多次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殊荣,项目成果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成研院在一次次突破中、一行行代码里,敲响奋进鼓点,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尤其是“十四五”以来,成研院坚持创新引领、科技驱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战新任务”“揭榜挂帅”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长效进步,在信息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行稳致远。
用“AI”赋新智,激活数智服务新效能
从智能辅助诊疗到庄稼病虫害治理,AI不仅会“做事”,也能做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事。“AI+”时代,成研院深化行业大模型创新发展,基于九天·大模型底座,打造教育、医疗、农业等行业领域大模型,推动“AI+”场景应用,提高数智服务供给水平,构建起有智慧、有温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务能力体系。
“以前田里发生病虫害,都不知道怎么根治,现在方便了,打开‘新农人’小程序扫一扫,就知道庄稼生了什么病,应该怎么治!”聚焦农业生产、农事决策、粮食储藏等环节,成研院打造农业多模态农业大模型,构建高标田监测、新农人服务、种植生产服务和主粮作物储藏等相关数智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在山西大同,成研院围绕“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高产高效集成”的工作思路,结合有机旱作农业节水滴灌,打造“‘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2024年试点田玉米平均单产达2481斤,较上年提升333斤,增幅达15.5%。
以“数”涌动能,掀起全场景数智新浪潮
AI巡考实时巡检高考考场,依托“四层过滤识别”技术,精准识别异常行为,保障考试公平性;智能随访系统定期跟踪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恢复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科学专业的康复指导;“移起游”小程序一键查询游览线路、沿途攻略,畅享旅途美好……数智浪潮正全方位改变我们的世界。七年来,成研院把握数智化浪潮,集聚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聚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驱动千行百业数智化变革。目前,成研院累计支撑落地项目超400个,50项标准化解决方案、8大高价值应用已落地全国31省(区、市),引领教育、医疗、农业、文旅、低空经济等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
数智化驱动教育行业“全场景”变革,成研院依托One EDU平台,全面进入K12、幼教、高校高职等教育主阵地,打造智能电子学生证、AI学云电脑(AI学习机)、AI体育教练、5G云艺考、AI巡考平台等教育产品雁阵,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成研院电子学生证省落地全国25省,平台服务用户超330万,全网用户超1600万;智慧体育产品助力超1000所学校体测体考智能升级,赋能超200万学生科学锻炼、快乐成长;2025年高考期间,AI巡考系统在云南、四川等全国10个省份完成部署并运行,覆盖超10万考场、保密室,服务约300万考生。
以“专”筑根基,构建低空监管新格局
当晨曦照亮低空经济的云端,一架架自动化飞行的5G无人机像投入湖水中的石子,激荡出逐梦低空的层层涟漪,汇聚起迎空而上的磅礴之力。“做低空数智基建的引领者、低空平台能力的汇聚者、低空数智服务的提供者”,成研院以“七年磨一剑”的定力深耕低空领域,陆续推出了“中移凌云”5G网联无人机管理控制云平台、哈勃系列5G网联无人机专用智能通信终端、中移应龙航空应急专用机载基站等终端应用,构建起中国移动空天地海“四纵三横”应急通信体系、“通导感管”融合的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擘画出低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图景。
“发现无人机目标!正以15米/秒速度向机场跑道逼近!”在某国际机场的无人机监测指挥中心,“中移凌云”低空监管服务运营平台成功捕捉到异常目标。成研院中移凌云平台总『设计师』介绍,“我们以5G-A通感一体技术为核心,结合声、光、电多维度感知与AI智能算法,构建了‘机场全局态势一张图’,实现了对全空域设备和信息的统一管理。”监管平台融合多种先进探测技术,形成一张强大的感知网络,能够秒级追踪飞行目标,精准定位操控人员,智能识别不同安全区域,探测精度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目前平台已接入10+类,20+厂家,40+型号,超1000+多站的探测及反制装置,累计探测目标超5亿次,为城市安全筑起“低空天网”。
促“合”聚势能,放大多领域场景新成效
独行快、众行远,合作共赢,才是持久增长之道。七年来,成研院全面构筑“AI+DICT”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对省赋能支撑,开放合作的“朋友圈”日益扩大,赋能应用行业场景多点开花。
在教育领域,成研院协同31省公司全力组织推进中移智慧校园“万校计划”,聚焦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和平安校园建设,迭代升级电子学生证智能终端、打造校园大安全解决方案、推出AI智慧体育产品应用,构建起校园内外全场景、立体化安全防护网,截至2024年底,累计招募学校近3000所,智慧校园云平台已落地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于全国5.5万余所学校;在医疗领域,联合北京移动为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打造全国首家AI智能血液服务热线——“人工智能坐席9521614热线”,通过“智能中枢+行业知识库”双擎驱动架构,实现献血咨询实时响应、自动批量外呼、流程引擎可视化配置、关键信息智能提取等功能,7×24小时不间断智能服务有效缓解人工坐席压力,提升民众可感知的民生获得感与幸福感;在低空领域,联合多省公司成立低空经济运营中心,部署落地中移凌云平台,深度探索场景赋能低空经济增长新模式,持续加大低空空域、场景创新、融合发展等环节的探索力度,为低空经济振翅高飞注入澎湃动能。
以“智”惠民生,共享数字经济新红利
留守老人在便民服务中心向AI数字人咨询社保办理流程,村民通过“慧村”综合管理平台了解最新惠农政策;无人机搭载中移应龙基站变身“空中基站”,搭起空中“信息走廊”,为灾区民众带去满格信号……七年来,成研院秉持“国之大者”,践行科技向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乡村智治、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全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在四川江油市太平镇,AI赋能智慧政务场景服务上线以来,政务服务和乡村治理的数智化变革正在发生。居民通过专属政务小程序助手,即可获得社保办理、民政救助、惠农政策等信息的精准解答与办事指引。同步上线的数字乡村“慧村”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了村务公开、党建管理、网格巡查、事件上报、应急调度等核心功能,实现村务运行全流程在线化、可视化、数据化管理,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数字化』水平。
今年夏天,暴雨夜袭北京密云,山河阻隔,通信骤断。搭载中移应龙通信系统的FS100中型无人机撕裂雨幕,紧急升空,驰援受灾区,为抢险救援架起了畅通无阻的“空中生命线”。多年来,成研院“四纵三横”应急通信体系以其高效、稳定、灵活的特点,多次承担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有效保障了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成研院最新研发的国内首个“空天地一体化多旋翼无人机机载应急通信系统”也已完成测试并正式上线,“通信保障+人员搜救”双重功能,实现通信恢复与生命搜救同步进行,极大提升救援效率、缩短黄金救援时间,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是常量,更是奋进者的变量。七载智行,成研院向“新”破局、以“数”赋能、用“专”提质、促“合”聚力、注“智”惠民,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谱写下高质量创新发展华章。
新荣光刻下新年轮,新梦想照进新航程。眺望新征程,成研院正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踔厉奋发推动经济社会转型,朝着高质量发展再度“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