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至9月25日,高通方面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召开了新一年度的『骁龙』峰会,正式发布一系列全新的移动平台和PC平台与技术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我们三易生活已经对全新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QRD进行了性能实测。从测试结果来看,在制程和架构均全面升级后,新的旗舰『骁龙』方案在频率并未明显上涨的情况下,实现了CPU、GPU、NPU均有超过20%的性能增长幅度,甚至在高负载游戏下的实测功耗还更低了。
『骁龙』X2 Elite Extreme超旗舰PC平台这款拥有18颗CPU核心、最高频率达到5GHz的全新PC平台,在CPU性能上比前代快了足足50%,GPU性能更是暴涨80%。从结果来说,『骁龙』X2 Elite Extreme的整体性能已经超越了目前行业中其他竞品的标压笔记本📓电脑💻️CPU方案,但功耗却只有其他家“低压U”水平。
很显然,这两款全新旗舰SoC分别在它们的应用领域,再一次定义了旗舰性能与能效的上限。但是在参与了对它们的性能测试,以及在今年『骁龙』峰会期间对相关人士,以及高通生态合作厂商代表近距离交流后,我们意识到了“隐藏”在这两款旗舰『芯片』,以及其生态系统背后的更多奥秘。
第三代Oryon架构,终于统一手机与PC
关注相关技术的朋友可能知道,高通的Oryon是目前手机行业罕见的自研CPU架构之一。
但是Oryon CPU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年底,初代Oryon刚刚出现时,它的功耗还不够低,因此只能被用在『骁龙』X系列PC平台上,且后续的测试显示,彼时它还存在核间延迟较大、高频区间功耗上涨明显等短板。
到了2024年年底,高通发布第二代Oryon架构。此时的它能效已经大为改善,因此成就了初代『骁龙』8至尊版所取得的市场成绩。
到了此次『骁龙』峰会期间,无论是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还是『骁龙』X2 Elite Extreme,它们都更新到了第三代Oryon CPU架构。这也意味着高通自研的CPU架构,首次实现了在消费端产品线上的“统一换代”。
从现有的技术信息来看,第三代Oryon架构在『智能手机』上无需显著的频率提升,即可带来进一步的性能改善、同时大幅降低重负载功耗。而在PC平台,它现在则明显改善了高频率的适应性,帮助『骁龙』X2 Elite Extreme成为了目前单核与多核性能均达到行业最高,且离电情况下性能也几乎不打折扣的处理器。
强大的多媒体设计,助力全行业影像技术换代
除了计算性能,对于如今的移动端生态来说,多媒体拍摄、录制方面的表现,既是消费者最突出的“换机动机”,也是各厂商技术竞争的典型舞台。
索尼
豪威
三星
纵观今年『骁龙』峰会的新品发布和技术展示环节便不难发现,包括索尼、豪威、三星、虹软在内的一系列行业头部影像传感器、影像算法厂商,几乎都成为了登台演讲、“炫耀”其最新款传感器和/或算法在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上出色效果的代表。
很显然,从硬件层面来说,这是因为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拥有高通自研的20bit三并发ISP设计,它将可以捕捉的图像动态范围扩大到了原来的四倍,为新一代旗舰手机实现更出色的HDR拍照和视频录制,打下了算力基础。
除了单纯的硬件设计领先,高通自研CPU、GPU、NPU、以及ISP所形成的一整套异构计算生态,同样也助力行业最先进的影像设计落地。
比如虹软就联合高通,研发了需要同时用到以上四大计算模块的“Dragon Fusion”算法。从现场的演示效果来看,它实现了惊人的超高动态视频录制效果,哪怕是在光暗对比度极大的野外环境,全新的算法在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机型上,也能带来丰富的画面色彩和极为精细的细节。
有意思的是,除了为最尖端的影像传感器和算法提供动力之外,高通在今年的『骁龙』峰会期间还发布了自研的“『骁龙』音频感知”高动态麦克风和配套算法。公开信息显示,它不仅可以实现高动态、高音质的24bit HDR录音,还能做到行业里出类拔萃的定向拾音、音频变焦、自动防风噪等效果。
而且我们三易生活在现场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后得知,“『骁龙』音频感知”相关硬件与算法不仅适用于『智能手机』,同样还可以用于随身音频设备(比如耳机),甚至是车载计算平台上。换句话说,高通的自研音频技术,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自家的“全生态适配”。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高通如今高度自研的软硬件体系,所带给其整个产品线之间的“互通互换”优势。
从游戏到更多软件,『骁龙』正在形成自己的“生态圈”
当然,相比于拍照、摄影,游戏可能才是更多玩家朋友会更感兴趣、关于新平台的“突出话题”。
在本文开头,我们就已经提到了新一代『骁龙』旗舰平台在提高游戏性能、降低游戏功耗方面的成果。但除了这些实测数据外,深入挖掘『智能手机』、PC、掌上游戏机,甚至是智能汽车座舱里最新一代『骁龙』平台的“游戏设计”,还能发现更多的有趣细节。
比如在『智能手机』里,大家都知道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引入了18MB的“独立高速显存”设计。这一设计在跑分软件里虽然效果并不明显,但却可以显著降低实际游戏里的功耗、提升游戏帧率。
当然,这样的独家设计是无法“直接起效”的,它需要手机厂商、游戏开发者进行适配。从我们目前所见、所测得的情况来看,尽管搭载新平台的机型才刚刚开始陆续上市,但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库洛在内的一系列头部游戏开发商,已经陆续完成了对第五代『骁龙』8平台、对“Adreno独立高速显存”的适配。在今年的『骁龙』峰会上,这些游戏开发者就纷纷对这一技术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在此次『骁龙』峰会期间,来自一加方面的代表首次披露了他们与高通合作研发的下一代内核级手机游戏技术。据他们透露,一加成功打通了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GPU与NPU协同通信、计算管路,实现了近似PC级独立显卡、基于NPU加速的“光流加速”插帧与超分效果。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们三易生活此前的相关内容可能就会想到,就在几天前,竞争对手还在展望这一“技术方向”,并将其作为未来的研发目标。相比之下,在『骁龙』移动平台上,它却已经成为了现实。而这,就是实打实的技术与产业生态优势了。
除了手机,在本届『骁龙』峰会的技术展示区域,我们三易生活还关注到了金山软件、爱奇艺、腾讯等多个软件厂商,在『骁龙』PC平台上最新的适配进度。
比如WPS即将上线原生WOS版本,爱奇艺目前在微软应用商店提供的版本,已经为『骁龙』X平台做了原生优化。腾讯更是正在测试专用于『骁龙』X2、『骁龙』X PC的桌面端全能AI助手App。它不仅可以提供联网的AI问答搜索,更是能够基于『骁龙』PC的本地NPU算力,实现端侧图片、文档的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整机应用智能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帮助“『骁龙』本”更智能、更充分发挥“AI PC”的潜质。
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前面说的是“WOS”(『Windows』 on Snapdragon),而不是大家通常认知中的“WOA”(『Windows』 On Arm)。这一称谓的变化看似不重要,但它很可能已经明示,高通在开始建立专属于“『骁龙』本”,并不与其他Arm PC共用的软件生态。
一方面,这当然可以视为高通对即将来到的更多Arm架构『Windows』 PC的“未雨绸缪”。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全套的自研架构、没有成熟的独家开发工具包,高通又怎么可能有打造自己独立PC软件生态的“底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