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作为北航科技教育基地,长期依托北航优质教育资源,在 0.5+3、1+3 项目中创新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持续探索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此次“科幻美术创作成果展”,正是两校深度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展览集中呈现北航《科幻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的优质教学成果,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美术创作巧妙结合,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诠释科技赋能艺术的独特魅力,为师生搭建起一个探索科幻世界、交流创作心得的优质平台。
开幕式现场星光熠熠,众多跨界领域嘉宾受邀出席,为活动增添重磅分量。其中包括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北京漫画学会副会长、高校科幻联盟理事庄维嘉教授,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孟延豹高级『工程师』、寇传阳高级『工程师』;还有多位优秀科幻美术作品作者,如《外人说》作者、清庐文化 & 青壳纸玩创始人杨新星、《星球车 嘲风》作者、资深算法『工程师』陆伟、《蜡烛星际》作者、北影动画院秘书、助理研究员殷娜。同时,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执行校长万锡茂、党总支书记曾丽军、教学副校长李淼、德育副校长常远慧、特色发展中心主任王蕾及各中心部门领导老师也莅临现场,与师生共同见证展览开幕。
两位作者的现场分享,让观众走进科幻美术创作的幕后世界。《外人说》作者杨新星带来充满想象力的“宇宙节目” 创作故事,她以独特视角勾勒宇宙场景,让听众仿佛置身轻松愉悦的科幻空间,感受星际间的奇妙魅力;《星球车 嘲风》作者陆伟(资深算法『工程师』)则结合自身技术背景,分享星球车设计中的科技细节与创作巧思,其作品将工程思维与艺术创意完美融合,展现出科技赋能科幻创作的无限可能,每一段故事都让在场师生对科幻美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开幕式现场,“0.5+3” 和 “1+3”项目物理老师田泽远与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共同带来朗诵《科技筑梦》。激昂的文字搭配饱含情感的演绎,将人类对科技的探索精神、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娓娓道来。这场朗诵不仅是艺术与科技的碰撞,更像一盏明灯,照亮师生心中的科技梦想,让 “用科技赋能生活、用创意点亮未来” 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与艺术融合领域的探索兴趣。
随着现场氛围逐渐推向高潮,激动人心的揭幕仪式如期而至。庄维嘉教授、孟延豹老师、寇传阳老师、殷娜老师、万锡茂校长、曾丽军书记、李淼校长及王蕾主任一同上台,将手放在大屏幕上,在全场倒计时的欢呼声中,共同为“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科幻美术创作成果巡展” 揭幕。至此,这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视觉盛宴正式开启,现场掌声雷动,师生们对后续展览充满期待。
揭幕仪式后,北楼三层美术长廊展厅便成了校园里最热闹的 “打卡地”,处处可见多元创意碰撞的火花❇️,让科幻美学真正 “活” 了起来。展厅以 “科幻美术” 为主题,采用 “场景化分区” 设计:“科幻创想区” 集中陈列《太空清道夫》《未来考古实验室》《外人说》《烛光星际 光谱共生》、《星球车 嘲风》等作品,仿佛将人拉入未来科技空间,创意无限的同时饱含对伦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美术创意区,集合了《爆浆奶茶店》、《喵比乌斯环》、《大喵星的地球来客》、《最后的诗人》等,集合了诸多温情的元素、冒险的游戏、对宇宙空间的幻想、对文化的深层拷问。
部分作者也来到展厅,和学生讲解员们一起化身 “科幻导游”,结合作品背后的科学知识与艺术创意,和同学们互动提问,让逛展不再是 “单向看展”,而是 “双向交流”。
展厅里,不时传来 “这个创意太酷了!”“原来科幻还能这么画!” 的惊叹,还有老师和作者杨新星讨论“宇宙节目” 的创作灵感。在这里,科幻不再是遥远的想象,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学体验,多元创意的碰撞让每一位逛展者都成为科幻美学的参与者和感受者。
此次开幕式及成果展,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 “科幻盛宴”。在聆听嘉宾分享、欣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开拓了眼界,了解到人工智能与美术创作结合的前沿玩法,更被作者们的创意与坚持打动,纷纷表示 “原来科幻美术可以这么有趣”“以后也想尝试用科技工具创作科幻作品”。此外,展厅的互动体验区和讲解员服务,也让同学们能更深入地感受科幻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科技、艺术领域的探索热情与学习动力。
此次科幻美术创作成果展,不仅是一次科技与艺术的精彩碰撞,更是学校探索“五育并举” 新路径的生动实践。北航与学校的跨界联动,打破了学科壁垒,为师生搭建了从 “想象”到 “创造” 的桥梁;而展览中那些充满巧思的作品、热烈的交流氛围,更在校园里播下了“科技筑梦” 的种子。
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北航优质资源,深化科技与教育、艺术的融合,推出更多优质活动,鼓励同学们以创意为笔、以科技为翼,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让更多科幻梦想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推动个人成长、校园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力量,共同绘就未来教育的美好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