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爱因斯坦给朋友写了一封信,其中谈到中国古代科学问题,他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系统的实验科学思想以及方法论: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是用不着惊奇的,做出这些发现是令人惊奇的”。爱因斯坦下了结论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学者怀疑,都不约而同的默认实验科学理论源于西方。比如,清华大学的科学史系主任,专门研究科学史的学者,就曾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四大发明不属于科学,甚至他认为“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问题在于:爱因斯坦的论断正不正确,中国古代到底有无科学呢?对此,战国古书《墨经》揭开谜团,推翻了爱因斯坦的论断。
墨经中的科学理论在诸子百家中,最重视科学实践的无疑是墨家,比如《墨经》中记载了很多实验记录和对记录的分析,“小孔成像”实验,还有力学相关实验等等,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实验记录。
过去认为墨经中虽有科学记录,但没有科学理论,所以如今很多学者认为墨经在科学理论上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据此认为“不能把实验科学理论归功于中国人”。
那么,墨经中到底有没有科学理论呢?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纪阳等揭开了其中的谜团,具体文章见中国科学报的《不服爱因斯坦的判断,这位教授说中国实验理论早西方2000年》,以下整理归纳三点:
首先,墨经“贵义”篇中提到“以取验名”,其中“名”为概念、“取”为实践或科学实验,因此意思是通过实践验证概念。显然,这就是科学实验的方法论。
其次,墨经中多次提到“偏、去”,比如“损,偏去也者,兼之体也。其体或去或存,谓其存者损。”其中,“兼”为整体,“体”为部分。对此,上述纪阳将之称为“偏去实验法”。
墨家分析“兼”时,将各个“体”逐一去掉,去掉的称为“偏体”,留下的叫“损体”。在“偏去”过程中,考察去掉“偏体”前后“兼”之性质变化,分析“偏体”、“损体”等的对应关系,即墨经中说“一与,一亡。不与,一在”。
纪阳教授以汽车为例,就是将车灯、车门等逐一去掉过程中,汽车还能不能称之为“汽车”?至于在偏去过程中,何时不再能称为“汽车”,这里肯定有一个“临界点”,而墨经中说“偏去莫加少,说在故”,其中“故”是事物本质,“莫加少”就是临界点。一旦偏去超过“莫加少”,汽车就不再是汽车了。
第三,墨经中还有从现象中提炼特征进行系统归类归纳的科学实验理论,比如“有以同,类同也。归类之难,说之在大小”等。其实,墨经中的“光学八条”,显然就是归类法的成果。
除此之外,墨经中还有实验证伪理论,比如“假必悖,说在不然”。同时,根据偏去实验法等来看,纪阳推测墨家可能还采用了规范化的实验记录方法来管理实验记录,否则必然会出现命名混乱等情况。
总之,通过对墨经的整理分析,纪阳教授认为“墨子学说中已有完整实验科学理论”。当然,即便墨经中的实验科学理论并不“完整”,但至少也可以说“较为完整”。
墨经科学理论背后除了实验记录之外,墨经中还有“完整”或“较为完整”的实验科学理论,这无疑颠覆了传统认知,推翻了爱因斯坦的论断,但背后的话题更值得思考,比如以下四点。
首先,爱因斯坦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不了解而大放厥词,得出一个错误的论断,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读过很多书,却武断的得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结论,乃至得出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科学只可能产生于西方等的结论,这就殊为可笑了。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连活人的事情都没做好,怎能先忙鬼的事情呢?道理一样,很多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虽然读了不少西方书籍,但连中国文化都没搞清楚,中国经典都没读几本,然后就大言不惭的说中国文化不好,中国没有科学之类,岂不荒唐!
其次,按照西方描述,17世纪培根提出“科学归纳法”,而培根也被认为是西方实验科学理论的奠基人。但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墨家就提出了完整的实验科学理论,显然要早于西方2000余年。
尤其诡异的是,培根只提出理论,但几乎没有做过任何科学实验,更没有什么科学发现,都不知道为何一个没有做过任何科学实验的人会侃侃而谈科学方法。相比之下,墨家既有科学实验记录,也有科学理论,还有科学成果,科学素养远胜培根和所谓古希腊众贤。
第三,搞清楚墨经中的科学方法理论和实践,或许就能解释为何战国秦汉时中国科技发展的比较快,其中原因可能就与墨家或墨家方法论密切相关。
第四,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墨家未能完整传承下来,但墨家的一些方法论也融入了儒家,或以其他方式传承着,其中最典型的是格物致知,还有僧一行、沈括、苏颂等的科学研究。因此,说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国没有科学,显然非常武断、也很错误。
总之,虽然墨家这套科学方法没能完整传承下来,的确留下了很多遗憾,但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中国古代几千年持续观测天文、计算历法等,怎能没有科学),中国文化产生不了科学。外国学者或国内普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之类云云,其实都可以理解,但国内学者却也这么说,就有些“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感觉了。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报:不服爱因斯坦的判断,这位教授说中国实验理论早西方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