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拍摄的贵安新区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自2015年建成投用以来,该信息园智算规模增长1万倍,机架规模增长15倍,『服务器』数量激增700倍,出省带宽扩容180倍,成为集通算、智算、超算于一体的超大型绿色『数据中心』。
7月29日拍摄的贵安新区华为云上屯一角。贵安新区发挥其作为华为云全球总部的集聚作用,引进生态链企业近60家。
7月29日,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服务器』生产线上忙碌。作为贵安新区本土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云上鲲鹏凭借整机生产研发优势,聚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多家、发展生态伙伴400多家。
7月29日,工人在贵安新区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业。近年来,贵安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落地,形成了一条从电池材料研发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7月29日,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测试『机器人』️。贵安新区丰厚的算力资源为『机器人』️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性与智能化提供了关键支撑。
7月29日拍摄的贵安新区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外景。目前大科城已聚集企业1700多家,形成了算力、AI、数据标注三大产业集群,基金规模突破300亿元。
7月29日,高校毕业生在贵安新区人才保障住房物业中心咨询。今年以来,贵安新区聚焦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推出“免费住1年”安居政策,打造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安巢·青年社区”,加快吸引青年人才到“数谷贵安”创新创业。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贵安新区考察时强调,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项目要科学论证,经得起历史检验。
10年来,贵安新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扣“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四大定位,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经济功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1%,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持续位居前列。
做大算力规模。贵安新区大力发展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贵州省『互联网』出省带宽6.06万Gbps,与北京、上海、广州等42座城市实现网络直联,网络时延极大改善,较好满足“东数西算”业务需求。各种『数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目前,贵安新区已累计集聚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26个,算力规模达到91.71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98%。
做强数字产业。贵安新区积极发展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数据产业企业610家。同时,聚焦大数据相关的“芯、件、板、机、器”等元素,引进云上鲲鹏、广电五舟、惠科光电等多家电子信息制造配套产业,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增进创新活力。贵安新区加快建设全省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7家,聚集省级及以上科创平台达54家;2024年,该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8%。
从一张“白纸”到“中国数谷”,再到数字经济的“新引擎”,贵安新区正重塑着中国数字经济地理版图。如今,一座产业兴、人气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蓬勃兴起。(经济日报记者 翟天雪 王新伟 吴秉泽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