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微软把“水管”刻在『芯片』上,微流体技术让GPU散热效率翻3倍(微软科技是真的吗)

黑科技!微软把“水管”刻在『芯片』上,微流体技术让GPU散热效率翻3倍(微软科技是真的吗)

微软刚刚搞出了一种微流体冷却技术,直接把『芯片』的散热效率干到了传统方式的3倍。

随着AI的火热,AI『芯片』的“热情”也像把火。『数据中心』的处理器们成了一个个高烧不退的“病人”。

现在最新的AI『芯片』跑起来,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要承受400瓦的热量,这叫热通量。GPU、的温度能轻松冲到90.5摄氏度,而整个系统的功耗接近1900瓦。

你家的电磁炉开到猛火爆炒,功率也就2000瓦上下。想象一下,把这么个热源塞进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空间里,那温度有多恐怖。

传统散热方式,比如风冷,早就力不从心了。后来大家普遍用上了液体冷却,就是用个金属板(冷板)贴在『芯片』上,让液体在板子里循环带走热量。但这终究是隔靴搔痒,热量从『芯片』传到金属板,再传到液体,中间有好几层,效率损失严重。

微软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比谁都深。就在过去一年,微软新增的『数据中心』容量超过了2吉瓦。“当你用这种规模运营时,效率就是命根子”。

『芯片』性能越强,发热就越厉害,散热跟不上,性能就被死死按住。

正是这种被逼到墙角的危机感,催生了这次的技术突破。

把“水管”直接刻在『芯片』上

微软这个微流体冷却技术,思路非常直接:既然隔着一层散热效率低,那干脆就不要那层了,让冷却液直接冲刷『芯片』的热源。

他们和一家瑞士初创公司Corintis合作,直接在『芯片』的硅基背面,用蚀刻技术开凿出无数条微米级别的通道。这些通道有多细?跟你的头发丝差不多,直径在10到1000微米之间。

冷却液就从这些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里流过,哪里最热就冲向哪里,直接、高效地把热量带走。

Corintis这家公司也挺有来头,2022年才成立,是从著名的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孵化出来的。他们专攻的就是『数据中心』『芯片』的液体冷却方案。微软和他们还用上了AI技术,来优化这些微通道的设计。AI会根据不同『芯片』的发热特点,智能地规划“水管”的走向,确保冷却液能精准抵达每一个发热核心。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这些通道挖多深是个大学问。挖深了,硅片就变脆了,结构强度不够,『芯片』容易废掉。挖浅了,液体流过去容易堵塞。

得保证绝对不能漏液。液体和『芯片』封装在一起,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用什么配方的冷却液效果最好?用什么蚀刻方法最精确?怎么把这套工艺无缝整合到现有的『芯片』制造流程里?这些都是要一个个啃下来的硬骨头。

微软在过去一年里,光设计方案就迭代了四次。最终攻克难关。

性能到底有多炸裂?

微软在实验室里把新旧两种技术做了个全方位对比。结果非常惊人。

最核心的散热效率,直接提升了3倍。GPU内部硅片的最高温度上升幅度,降低了整整65%。『芯片』冷静下来了,性能自然就能大胆释放。

在处理热量的能力上,传统冷板技术处理每平方厘米0.3到0.5千瓦的热量就差不多到头了,而微流体技术能轻松搞定超过1千瓦,翻了一倍还多。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冷却液的温度。传统方式需要把冷却液先降到很低的温度,才能有效吸热。而新技术因为是直接接触,效率奇高,所以哪怕用高达70摄氏度的“热水”去冷却,效果依然拔群。

这些性能优势最终指向一个让所有硬件玩家都兴奋不已的能力:安全超频。就是让『芯片』跑得比出厂设定的频率更高,以换取更强的性能。

微软365核心管理技术研究员Jim Kleewein举了个绝佳的例子:微软的Teams会议软件,每到整点和半点,用户量会瞬间暴增,因为绝大多数会议都是那个时候开始。以前要应对这种突发流量高峰,唯一的办法就是堆『服务器』,准备大量闲置硬件。

有了微流体冷却技术,高峰期一来,直接给现有『服务器』的『芯片』超频几分钟,把性能拉满,轻松扛过去。高峰一过,再降回正常频率。整个过程不需要增加一台新『服务器』。

不只是技术,更是笔经济账

这项技术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实验室的性能参数。

微软云运营和创新的企业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udy Priest指出,微流体技术将允许更高功率密度的设计。就是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可以塞进更多、更强的『芯片』,为客户提供更牛的性能。

它还解决了AI计算中一个关键部件HBM(高带宽内存)的散热难题。HBM对温度极其敏感,是AI『芯片』里的“娇小姐”,传统散热很难伺候好它。现在,微流体可以直接给这些敏感区域“开小灶”,确保整个AI『芯片』在高负载下稳定输出。

从『数据中心』运营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账和环保账。

微软的研究显示,光是把散热从风冷换成液冷,就能减少15-21%的温室气体排放,节省15-20%的能源。微流体作为液冷技术的究极进化版,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只会更显著。

Corintis公司网站上的数据更吓人:全球『数据中心』每年光是为了冷却,就要消耗掉1000亿升水,用掉的电比纽约和伦敦两个超级城市加起来还多。

在这种背景下,微流体冷却技术不仅仅是为了让『芯片』跑得更快,它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绿色技术。它能实实在在地帮微软朝着自己立下的环保目标前进:成为碳负排放、水正效益、零废物的公司。

这项技术的发布,在资本市场也激起了涟漪。消息一公布,给『数据中心』造冷却系统的老牌厂商Vertiv Holdings Co.的股票应声下跌8.4%,创下两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资本嗅到了“颠覆者”的气味。

当然,技术制造工艺复杂,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还需要海量数据来验证,成本能不能打得过传统方案,这些都是摆在微软面前的现实问题。

微软也坦诚,下一步就是要严酷地测试它的可靠性,并和『芯片』制造伙伴们一起,想办法把它应用到自家设计的Cobalt和Maia系列『芯片』上,最终推广到所有『数据中心』。

现在,散热不再是瓶颈了。

参考资料:

https://news.microsoft.com/source/features/innovation/microfluidics-liquid-cooling-ai-chips

https://www.datacenterdynamics.com/en/news/microsoft-partners-with-corintis-for-bio-inspired-in-chip-microfluidic-cooling

https://corintis.com

https://datacenters.microsoft.com/wp-content/uploads/2025/09/Microfluidic-Cooling-Infographic.pdf

END

特别声明:[黑科技!微软把“水管”刻在『芯片』上,微流体技术让GPU散热效率翻3倍(微软科技是真的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美方称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总统将做最终决定(美方向中方提出要求)

美国副总统万斯28日表示,美方正在考虑乌克兰提出的获取远程“战斧”导弹的请求,最终决定将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做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请求美国向欧洲国家出售“战斧”导弹,这些国家将把导弹转交给乌克兰使用

美方称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总统将做最终决定(美方向中方提出要求)

广西合浦通报月饼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谣言澄清(广西合浦今天新闻)

近日,网络流传“合浦某月饼厂工人掉进机器,几天后才被发现”以及“做出来的月饼被卖出去了”等信息。经调查,这些传言纯属谣言,严重误导公众,造成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

广西合浦通报月饼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谣言澄清(广西合浦今天新闻)

限高被取消,被1.8亿难倒的王健林,还有多少债要还?债务大网下的挣扎(限高取消后影响贷款吗)

王健林,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在71岁时面对1.86亿的债务显得步履维艰。9月28日,财经圈因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消息炸开了锅。法院公告中提到的“限高”二字与顶层富豪联系在一起,戏剧感十足

限高被取消,被1.8亿难倒的王健林,还有多少债要还?债务大网下的挣扎(限高取消后影响贷款吗)

从2499元降至2039元,荣耀400开启“放价”模式,这下真香了(从3999降到2999)

在核心性能上,荣耀400搭载了『骁龙』7Gen4『芯片』,这颗处理器定位中高端,核心优势在于低功耗与稳定表现,要满足日常应用和中度游戏完全不在话下。 总的来说,荣耀400的降价让它再次释放了市场竞争力,这款上市不到…

从2499元降至2039元,荣耀400开启“放价”模式,这下真香了(从3999降到2999)

黑科技!微软把“水管”刻在『芯片』上,微流体技术让GPU散热效率翻3倍(微软科技是真的吗)

微软这个微流体冷却技术,思路非常直接:既然隔着一层散热效率低,那干脆就不要那层了,让冷却液直接冲刷『芯片』的热源。 在处理热量的能力上,传统冷板技术处理每平方厘米0.3到0.5千瓦的热量就差不多到头了,而微流体…

黑科技!微软把“水管”刻在『芯片』上,微流体技术让GPU散热效率翻3倍(微软科技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