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7300铍青铜综合解析
1. 化学成分与核心特性
成分:含铍(Be)1.8–2.0%、钴(Co)0.4–0.7%,镍(Ni)微量(≤0.6%),余为铜。钴替代镍(如C17200)提升热稳定性,适合高温环境。
性能优势:
高强度:抗拉强度≥1150 MPa,屈服强度≥1050 MPa,硬度HRC 38–44。
高导电性:导电率≈18% IACS,适合电极和电接触件。
耐疲劳与耐磨:弹性模量128 GPa,热导率105 W/(m·K),适合高频循环载荷。
2. 热处理与加工工艺
固溶处理:860–880℃加热后快冷(水冷/空冷),形成均匀奥氏体组织。
时效强化:300–330℃保温2–4小时,析出强化相提升硬度与强度。
加工性能:冷加工塑性优异,可精密冲压、拉伸;切削性良好(含铅易切削型)。
3. 典型应用领域
精密电子:同轴连接器、探针、电倍增管,利用其高导电与无磁性。
模具制造:注塑模镶件、压铸模芯,快速散热减少产品变形。
弹性元件:微型弹簧、膜片,依赖高弹性与抗疲劳性。
4. 与其他铍铜对比
vs C17200:C17300钴替代镍,热稳定性更优(使用温度上限350℃)。
vs C17500:C17300强度更高,但导电性略低(C17500导电率35–45% IACS)。
如需具体工艺参数或供应商信息,可进一步细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