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政务服务“AI云辅导”24小时应答,12345热线诉求“智能派单”,乡村养老服务站与城区同质……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以智能转型为引擎、以新型基建为骨架,以城乡协同为脉络,徐徐展开一幅“智慧赋能、韧性十足、城乡共美”的现代之城新画卷。
数字赋能,从“人工响应”到“数据智理”
“以前办业务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通过‘AI云辅导’在家就能问清楚流程,材料提交后全程线上跟踪,太方便了。”提及亭湖区政务服务的变化,市民王女士的感受颇具代表性。这份便捷的背后,是亭湖区以数据为核心要素,推动城市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深度转型,构建覆盖政务、治理、民生等维度智慧服务体系的缩影。
从数字新基建着手,亭湖区率先完成“数据家底”盘点,通过全区数据资源类国有资产清查,梳理出77个数据库、7387张数据表、19.39亿条数据,编制222个有效数据资源目录,形成全区数据“一本账”。同时,电子政务外网完成IPv6单栈改造与万兆升级,人社、医保等非涉密专网全部整合迁移,为智慧应用提供“高速数据通道”。
在此基础上,亭湖区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服务模式。线上,江苏省政务服务网亭湖旗舰店增设“AI云辅导”模块,梳理150个高频事项智能答复,24小时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线下,亭湖区政务服务中心整合32个职能部门入驻,分层设置不同功能服务区,开发“24小时AI智能小助手”,为企业群众提供“365×24小时”的行政许可业务辅导。
智慧城市的“精准度”,更体现在对群众诉求的快速响应上。2024年7月,亭湖区自主研发的12345热线社情民意AIGC数据治理平台上线,整合热线、人民网留言板、政风热线等多渠道诉求数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实时计算技术,不仅实现“智能标签分类、一键生成报告、权责精准匹配”,还创新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型——通过挖掘历年同期数据,提前排查并化解苗头性事项15件,配合多部门开展“防范性”工作58次,平台累计收集群众诉求超49.7万件,形成报告超100篇。
多维焕新,变“基础保障”为“韧性支撑”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亭湖区聚焦基础设施升级、管理体系完善、风险防控强化等维度综合发力,推动城市建设从“功能满足”向“韧性提升”跨越。
近年来,亭湖区在盐城市率先启动综合片区更新改造,优先改造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大、风貌提升需求强烈及土地与产业不适应发展的区域,统筹实施地上和地下更新,保障公共利益。
“以前担心老房子燃气安全,现在装了智能监测器,有问题能及时预警,遇到突发情况,网格员也能第一时间上门,住着特别安心。”亭湖区万户新村居民陈大爷说道。
亭湖区万户新村小区始建于1983年,房屋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更新项目中,亭湖区为110多户独居老人,70多户残疾人、高龄老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安装智能烟感、智能燃气等预警系统,形成主动预警、多级提醒、跟踪处理的闭环服务模式。
“焕然一新、治理有方”的万户新村只是亭湖区提升城市运行韧性一隅。在全区层面,亭湖区系统推进城镇燃气、自建房、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强化交通物流、通信保障、能源供水等各类城市生命线的综合韧性,全面提升应对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冲击时基本功能维持和快速复原的效能,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联动顺畅的应急响应体制。
“地上”更新可感可知,“地下”更新同步推进。深入开展地下空间和管网、建筑物结构和附属设施等评估、排摸,亭湖区打破行业条块分割,针对技术含量较高且关乎城市安全的领域,建立全生命周期养护和担责机制,培育养护作业队伍,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运维降本增效。
将“智慧化”作为城市韧性的“核心引擎”,亭湖区还持续建设“城市驾驶舱”亭湖分舱,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深化安全、交通、建设、环境等领域管理系统的协同应用,创建“前端感知—风险定位—专业评估—预警联动”的城市安全运行与管控精细化治理模式。
融合发展,以“资源联动”促“协同共进”
乡村发展与城市建设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现在村里有了助老食堂,孩子能在托育园上学,周末还能去潮间带艺术村逛逛,日子和城里一样舒心。”黄尖镇兴农村村民张阿姨的感慨,道出了亭湖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路径——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衡覆盖、产业文旅联动发展”,让乡村与城市共享发展红利。
聚力联通基础设施,打通“断头路”、织密“民生网”。亭湖区近年来新建及打通香榭路、新盐路等32条城市道路,总长约35公里;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构建“村村通公路、路路连成网”的农村公路网络。
公共服务的“均衡度”,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亭湖区178个村居实现养老服务设施、未成年人保护站“全覆盖”,建成8家医养结合机构、43个助餐点、10个“嵌入式”养老机构。教育医疗资源也加速下沉——解放路实验学校扩建、亭湖区人民医院二期建成投用,161家图书馆分馆、41处阅读便民设施形成“10分钟阅读圈”,“市民夜校”开设课程超130门,惠及群众5万人次。
产业与文旅加速融合。在黄尖镇打造潮间带艺术村,依托黄海湿地生态资源建成国际油画村、单向空间书店、自然艺术中心等项目,吸引180余名中外艺术家入驻,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开通黄尖专线旅游巴士,串联开元芳草地酒店、丹顶鹤保护区等多个点位,推出“观鸟游”“康养游”“研学游”等特色线路,推动“农业+文旅”“生态+艺术”深度融合。
从智慧政务的“数据赋能”到智能基建的“韧性支撑”,从公共服务的“均等共享”到城乡产业的“联动共兴”,亭湖区以系统化思维破解现代城市发展难题。未来,亭湖区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城乡协同创新,打造更具辨识度、更有幸福感的现代新城发展范式。
原标题:《智慧赋能城乡共美,盐城亭湖描绘现代新城图景》
栏目主编:刘锟 文字编辑:田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