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智者云集。近日,由天津市康复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承办的“天津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委会成立大会暨智能康复技术融合与应用研讨会”在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康复医学界的顶尖专家、各界朋友。以“智领康复,融创未来”为主题,共同学习,研究和探讨智能康复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分享丰硕的康复前沿新成果,共同见证智能康复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就智能康复技术的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开幕致辞:
高层建瓴,锚定方向
大会伊始,第983医院张政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回顾了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医院将智能康复作为战略学科进行重点扶持的决心,并详细介绍了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张政委的致辞体现了医疗机构对智能康复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坚实承诺。
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程洪教授就智能康复的发展方向、数据闭环生态与产学研协同、人工智能与康复医学融合的前景进行了重点发言,为智能康复的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随后,天津康复医学会周慧芳副会『长发』表致辞,她高屋建瓴地指出,成立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是学会顺应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天津康复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她强调了智能康复发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表示其已成为康复医学迈向精准化、高效化的核心驱动力。
学术盛宴:
智慧碰撞,聚焦前沿
康复医学科邢军主任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化康复管理流程,对智能康复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涵盖了多学科协作领域,改变了传统康复的病例分散,计划效率低下等问题,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能。
康复医学科张怡副主任对智能康复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做了展开及深入的讲解,为各康复同仁提供了科学、准确、规范的指导。
随后,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报告。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程洪教授以《智能康复进展与趋势》为题,分享了其在智能康复的最新研究成果。
天津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慧泉教授则围绕《基于人工智能和可穿戴的健康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入剖析了可穿戴设备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发展瓶颈。
军事训练研究所所长常祺分享了《智能康复技术在军事训练伤中的应用》,内容结合了智能化评估与军事训练伤康复的全周期多体系研究,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与知识的盛宴。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高忠科教授以《无创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为题进行授课,演讲内容涵盖了脑机接口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应用等前沿热点,指出未来的康复模式将是“人性化”与“智能化”的完美结合。
康复医学科李玲医生分享了《2025年脑卒中智能康复技术应用专家共识》解读内容,会场内学术氛围浓厚,现场交流互动热烈。
专委会启航:
凝聚共识,肩负使命
在首届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第983医院卫勤处谷处『长发』表了致辞。他明确指出,智能康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赛道,卫勤处已将智能康复技术临床应用纳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我们不仅在前沿设备引进和跨学科平台建设上给予了优先资源配置,更致力于建立相应的技术应用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确保技术创新与患者安全并行不策。” 处长的发言,彰显了医院管理层为智能康复发展所提供的坚实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持。
天津康复学会张勇秘书长主持了专委会的选举程序。秘书长首先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天津康复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随后严格按照学会章程,主持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选举办法》。在学会监票组的监督下,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天津康复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整个选举过程公开、公正、透明,程序严谨规范。随后,张勇秘书长庄严宣布:“根据选举结果和学会章程,天津康复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正式成立!” 会场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标志着天津智能康复事业拥有了一个权威、规范、全新的组织平台。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天津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首任主任委员邢军主任在就职致辞中系统阐述了专委会的筹建过程与未来工作规划。他表示,专委会将致力于搭建跨学科学术平台、制定技术应用规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的目标,是让智能康复不再是零星的火花❇️,而是形成推动天津乃至区域康复事业进步的燎原之势。”邢军主委的发言明确了专委会的核心任务与发展愿景。
圆满落幕:
新征程,新起点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天津智能康复事业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规划、有平台的协同发展新阶段。新成立的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将成为连接临床需求与前沿技术的重要桥梁,凝聚全市智慧,共同驱动康复医学的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坚实的天津力量。
主编:程磊
责编:李畅
编辑:郭静
作者:徐洋、赵焕
校对:邢军
医院地址:天津市河北区黄纬路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