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检赛、救援赛、竞速赛、航拍赛、足球赛……赛事别开生面,活动精彩纷呈。金秋十月,天津市职工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将在河西区大沽南路的天津空天数字产业园(简称空天产业园)举行。与此同时,空天产业园也将正式开园——而就在300天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多年的老工业厂区。
自2025年1月启动改造,到10月开园,泰达城投作为泰达控股旗下专注于城市综合开发的核心子集团,在短短300天内,将沉寂多年的国营764厂区,打造成为津城核心区新质生产力标杆载体。
2025年初,在天津市“三新”“三量”核心战略的指引下,结合“天开园”及河西区“数字岛”总体规划,泰达控股综合研判空天产业发展趋势,将园区定位为聚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三大新质生产力产业的现代化科创高地,并确定由泰达城投作为实施主体,推进老厂焕新工程,明确了“当年启动、当年开园”的关键目标。
双轨并行,跑出“泰达速度”
任务新、时间紧。面对挑战,泰达城投采取“改造与招商”双轨并进的超常规工作模式,将设计、施工、招商三步并作一步走,以科学严谨为基础,通过高密度穿插协同,创造出了新的“泰达速度”。
设计与改造同步推进。园区总面积8.18万平方米,共有31栋历史建筑,设计难度不仅在于体量大,更在于既要保留工业记忆,又要满足产业焕新需求。每栋建筑均经过三维扫描与结构评估,最终形成艺术与科学、功能与工艺完美结合的设计方案。边设计边改造,极大压缩了从图纸到现实的时空距离。
招商与改造同步开展。面对空天产业企业的高标准要求,泰达城投招商团队提前做足功课,在深度研究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打出了区域资源、政策支持、规划图纸、发展愿景、情感连接等一系列前置招商“组合拳”。招商工作甚至早于改造启动,使产业园施工期间就已积累并签约了一批优质企业,为顺利开园奠定坚实基础。
微改造,见大效
国营764厂区——红砖厂房中承载着共和国工业文明的辉煌记忆:新中国第一部航空电台、第一套导航设备在此诞生;76年前,这里生产的广播器材将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告传遍世界……
为传承这份宝贵的新中国工业遗产,31栋历史建筑被逐一编号建档,其中18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红砖厂房获得完整保留。泰达城投秉持“微改造”理念,在对每栋建筑进行全面扫描勘测的基础上,以“外科手术式”精准改造来激活空间:斑驳的红砖外墙被加固留存,坚固的钢梁结构化作空中连廊,老厂房的挑高空间被改造成无人机测试车间……做到了既传承共和国制造业历史,又开创共和国工业未来;既保留了既有建筑风貌,又满足了空天产业功能需要。
精心、耐心、细心换来丰厚回报。微改造实现了大效果。走进园区,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美学扑面而来,视觉美感与功能饱满和谐共存。红砖厂房与玻璃幕墙交相辉映,宛如一场历史与未来的无声对话。
龙头引领,产业集聚
空天产业园精准聚焦“超低轨道”“航天测运控”“竞速无人机”等细分赛道,以差异化的“尖刀突破”策略打开招商局面。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
全球尖端的具身智能领军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已率先入驻,建成近1.2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基地,致力于破解制约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瓶颈——高质量数据集稀缺问题,为国内『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是天津市及河西区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引育新质生产力重点项目成果。
在无人机领域,龙头企业『云朵』航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将落地北方总部及海外中心,打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的低空产业集群。
全球“海陆空”立体安防无人装备领导者上海海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式完成注册,将在园区内打造北方总部,建立集智能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与运营中心于一体的企业战略枢纽。其“自动驾驶+远程驾驶+无人机盲降+域控制器+整车制造+智控云平台”六大核心技术已经广泛服务于多元场景。
国内知名的『数字化』营销公司北京蓝色光标集团旗下专注于电商进出口领域的公司数聚宸飞已完成注册。此外还有30余家头部科创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洽谈。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走出“围墙”:从“地标”到“引擎”
随着头部企业批量入驻,园区的人才集聚与产业协同效应日益凸显,正逐步成为京津冀空天数字领域产才融合的新高地。在2025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由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河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天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场对接会”在园区盛大开幕。190余位政府领导、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齐聚园区,围绕脑机接口、具身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三大前沿赛道论道当下、畅想未来。
本次无人机大赛,是空天产业园影响力溢出“围墙”的又一例证。园区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功能载体,更将成为助推区域新质生产力繁荣发展的启动器与加速器,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天津国资”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天津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