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潮玩市场里,正版和盗版的较量正变得越来越激烈,Lafufu作为Labubu的仿品,凭着自身特性在市场上快速铺开,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一边是Lafufu的热度不断上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另一边,“正版Labubu是不是卖不动了”的疑问也跟着冒了出来。
泡泡玛特其实一直在做努力,不仅为Labubu的商标™️和重点版权©️完成了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助力海关🛃拦截了不少侵权产品。
还在持续扩大产能,让Labubu及相关毛绒产品的产量大幅提升,也推出了各类周边来丰富品类。
但即便如此,市场上正版和Lafufu的竞争态势依然明显,这场博弈接下来会如何发展,格外受关注。
走到哪儿都能看见的Lafufu
去深圳出差时,饭桌上见过姑娘包上挂着纯金Labubu,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版,大概率是深圳水贝市场的货,但没人纠结正版问题,满脑子都是“Labubu火到连黄金仿款都有了”。
后来找隐藏版Labubu,朋友说自己挂的是“祖国版”,不是不喜欢正版,实在是正版难买,黄牛还炒高价,花了钱也难辨真假。
今年美网赛场,大坂直美包上挂着特别的Labubu,有人怀疑是盗版或3D打印的,可更多人不在意,毕竟亮眼的设计太吸睛。
后来才知道是工作室客制款,Labubu早就融入了她的个人风格。
去小红书搜了搜,发现多数人还是选正版,但不少人对Lafufu(Labubu仿品)也不反感,对“贵替”“平替”的态度宽松了很多。
之前还有人晒山西买的纯黑色Lafufu,调侃“Labubu来山西也得挖煤”,评论区全是玩梗点赞,氛围特别欢乐。
为啥有人偏偏喜欢Lafufu?
首先得明确,人们支持买正版,但也得搞懂大家选Lafufu的心思,很多人把情感寄托在Lafufu上。
比如纯黑款,既能玩梗又让人有共鸣,甚至有人觉得Lafufu比正版可爱,毕竟不少仿品创意足、够搞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海外其实是Lafufu的“主战场”,今年年初有报道说,泡泡玛特完成Labubu知识产权备案后,海关🛃拦了上百万件侵权产品。
有人调侃“老外买的Labubu多是Lafufu”,虽有点夸张,但确实很多人误买盗版,后来还玩出了新花样。
海外『社交平台』上,开Lafufu盒子成了涨粉招,总能开出猪猪侠、光头强版的“奇葩款”,离谱又好笑。
这场景就像功能机时代的山寨机,看着土气却实用。
为啥会这样?一方面,买Lafufu带点小“叛逆”,成了反潮流的时尚,另一方面,就像给Labubu买娃衣一样,谁都想和别人不一样。
说到底,现在消费越来越多元,品牌创意再强,也赶不上用户五花八门的需求。
从市场来看,Lafufu火遍全球不奇怪:今年正版Labubu需求本就大,而Lafufu生产、物流、销售没什么壁垒。
中国制造业实力摆在这,单广东就有两万多家玩具厂,美泰、万代都在这生产,厂家做跨境生意也熟门熟路。
消费心理上,全球对盗版的接受度在提高,核心原因是省钱。
去年挪威益普索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下年轻人里,一半觉得买盗版是合理的省钱方式,还说流媒体收费高是重要原因。
国内也一样,有人晒正版Labubu首饰,评论区就有人说要去买仿款,“主打一个不焦虑”。
其实正版Labubu本身不贵,但想按原价买心仪款式太难,潮玩靠稀缺性吸引消费者。
二级市场溢价高,抢货还费时间,对很多人来说,『直播间』抢正版心累,Lafufu自然成了轻松的选择。
正版也有糟心事
不过买Lafufu有隐形风险,北京海关🛃工作人员跟《北京青年报》说过,仿冒品不仅毁正版IP名声,还可能甲醛、重金属超标,伤害身体,这点必须注意。
而且买正版也可能闹心,对老粉丝来说,Labubu终究是几十块的玩偶,没必要太较真,但商家也不能糊弄人。
今年8月末出的第四代迷你Labubu,品控问题特别多:头歪、比例不对、身子扁,有的毛还一缕缕的,被调侃成“老鼠干”,有人无奈说“超绝丑娃,让我如何说爱你”。
这次新系列有30个颜色,对应字母和符号,本想让大家自由组合,可不少颜色不好看,感觉就是凑数量,跟以前每个颜色都受欢迎差远了。
之前『抖音』『直播间』有Lafufu卖39.9到69.9元,以前粉丝吐槽不满意的正版“不如义乌货”,这次有些正版实物和图片差太多,说不定真比不上手艺好的盗版精细。
说到底,Lafufu多且进化快,核心是供不应求,潮玩盲盒本就靠控制稀缺性(比如隐藏款、限量款)吸引消费者,买不到或价太高,就有人选盗版。
Labubu更特殊,全球购买热情高,生产赶不上需求,不过泡泡玛特一直在扩产能,创始人王宁7月说每月产1000万只Labubu。
8月末半年报显示,毛绒产品月产量已达3000万只,比去年多10倍,看得出来在努力满足需求,泡泡玛特还推了手机链、手机壳等周边,想丰富品类,但这些周边热度远不如Labubu核心品类。
这也对应了粉丝的选择:核心品类买正版,手机壳、包袋这些“不能升值”的生活用品,就买盗版,喜欢Labubu的形象。
愿意用周边装点自己,但不想为非核心产品付太多溢价,这是很多普通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其实这是IP影响力扩大的表现,更多人喜欢Labubu,才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演绎它,这本身就是社区文化养成的过程。
不管是米老鼠、皮卡丘,还是哆啦A梦、HelloKitty,全球知名形象都会被“魔改”,甚至有出格二创,这很自然。
对品牌来说,接下来要考虑怎么监管盗版、和消费者合作,甚至借势热度,这大概就是成功IP的“宿命”吧。
结语
潮玩市场的这场正版与Lafufu博弈,说到底是需求与供给、性价比与品牌信仰的碰撞。
消费者既想要心仪的潮玩形象,也会权衡付出的成本,这让Lafufu有了生存空间,却也让正版面临考验。
泡泡玛特的努力虽可见,但要赢回更多消费者,或许还需在平衡稀缺性与可及性、提升产品体验上多下功夫。
而这场博弈最终走向何方,不仅取决于品牌的应对,也离不开消费者对正版价值的认知,毕竟,健康的潮玩市场,既需要正版的创新引领,也容不下盗版的无序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