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风光互补集中式发电产品解决方案白皮书(英文版)
报告共计:47页
隆基发布2025风光互补集中式发电白皮书:技术创新驱动可再生能源高效发展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风光互补集中式发电作为整合风能与太阳能优势的重要模式,正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方向。近日,隆基(LONGi)联合德国莱茵TUV(TUV Rheinland)发布《2025年风光互补集中式发电产品解决方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行业趋势、资源潜力、技术突破及实际应用效果等多维度,系统阐述了风光互补发电的发展路径与产品价值,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参考。
从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来看,白皮书引用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指出,2010-2030年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实现跨越式增长。其中,集中式光伏(PV-utility)与陆上风电(Onshore wind)作为核心力量,在2024-2030年的“主场景”预测中,装机规模增长尤为显著。与此同时,海上风电(包括固定式与漂浮式)、光储结合(Solar+storage)等新兴领域也将逐步发力,共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
白皮书通过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旗下能源部门(ESMAP)联合专业机构发布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地图,直观呈现了全球风光资源的分布潜力。风能资源地图以“风力发电密度潜力”为核心指标,标注出全球范围内适合规模化开发风电的区域;太阳能资源地图则基于SolarGIS数据,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光伏发电潜力,其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长期平均光伏发电潜力(以日均总辐射☢️量kW·h/kWp为单位)表现突出,为风光互补项目的选址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资源可视化呈现,不仅有助于开发者精准识别优质项目区域,也为跨区域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创新层面,白皮书重点聚焦光伏电池技术的突破与风光互补系统的协同优化。其中,异质结电池(HJT)、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接触电池(IBC)以及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TOPCon)等高效光伏技术成为亮点。数据显示,在实验室与户外场景下,不同遮挡条件对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以IBC-TOPCon组件为例,即使在“两片组件100%遮挡”的极端情况下,其功率输出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在常规工况下,相较于传统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接触)组件,高效组件的发电增益更为明显。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白皮书通过实际监测数据,对比了TOPCon组件与高效异质结背接触电池(HPBC)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发电性能。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的监测周期内,HPBC组件在 snowy weather(降雪天气)中表现尤为出色,发电增益最高可达79.43%。即使在常规天气条件下,HPBC组件的单位功率发电量(kWh/kWp)也持续高于TOPCon组件,充分验证了高效光伏技术在提升风光互补系统整体发电效率中的关键作用。
除光伏技术外,白皮书还对风电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轨迹与最大影响范围,结合不同风速(如sp1 32.8m/s、sp2 19.8m/s、sp3 29.0m/s)下的机组运行数据,提出了风电与光伏组件布局的协同方案,旨在减少风电与光伏之间的相互干扰,最大化利用场地资源与自然能源。这种系统级的优化设计,不仅能提升风光互补项目的整体发电量,还能降低度电成本(LCOE),增强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从全球能源市场格局来看,白皮书引用IRENA(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23-2024年数据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量已达473GW,其中光伏新增346.9GW,风电新增114.5GW;预计2024-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1044GW,光伏与风电仍将是增长主力,分别实现年均578GW和360GW的新增规模。与此同时,风光互补项目与储能系统的结合(Solar+storage、Wind+storage)正成为新趋势,这种“风光储一体化”模式不仅能平抑风能与太阳能的间歇性波动,提升电力输出的稳定性,还能更好地适配电网需求,推动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在区域发展层面,亚洲、欧洲及北美地区的风光互补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中国与欧洲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区域,在集中式风光互补项目的开发经验、技术应用与政策支持方面走在前列;而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则凭借丰富的风光资源,成为未来规模化开发的潜力区域。白皮书认为,随着技术成本的持续下降与产业链的完善,风光互补发电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为实现“1.5℃温控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隆基在白皮书中强调,风光互补集中式发电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的驱动,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包括设备制造、项目开发、电网接入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高效联动。未来,隆基将继续聚焦高效光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加强与风电、储能领域企业的合作,推动风光互补解决方案的标准化与规模化,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总体而言,《2025年风光互补集中式发电产品解决方案白皮书》不仅是对当前风光互补技术与市场的系统梳理,更是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的清晰展望。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光互补发电凭借其资源利用率高、发电稳定性强等优势,有望成为推动能源结构变革的核心力量,而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将持续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47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