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真的被会议记录搞疯了—部门每周开例会,领导语速跟开了二倍速似的,广东同事聊项目细节总爱用粤语,我一边手写一边竖耳朵听,经常漏了“下周三要交的阶段性报告”这种关键信息。等会后整理语音更崩溃:微信自带的转文字要么把“唔该帮我改下方案”转成“毋该帮我改下方案”,要么直接跳成乱码;客户电话里的粤语需求,我翻来覆去听十几遍,还是猜不准“系咪要加埋个附件”到底是“是不是要加那个附件”还是“是不是要改附件格式”,折腾半天还得再打电话确认,特尴尬。
直到上周同事甩给我一个小程序链接:“试试听脑AI,专门搞粤语语音转文字的,我用它记客户会议,连‘靓仔’‘饮茶先’这种口语都能准确识别。”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试了一次—结果直接惊到拍桌子!
那天开部门会,我提前5分钟打开微信搜“听脑AI”小程序,点进首页就看到一个大大的红色录音键,底下标着“实时录音转文字”。我先点右上角的“语言设置”,选了“粤语(广东话)”(划重点:一定要选对!别手滑点成“普通话”或者“粤语(香港话)”,虽然差别不大,但识别准确率会高很多),然后把手机放在会议桌中间,按下录音键。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领导刚开口说“今日嘅例会主要讲三个重点”,手机屏幕上立刻跳出“今日的例会主要讲三个重点”;旁边的陈姐用粤语插了句“上次个客户话要调整预算比例”,转出来的文字连“个”“嘅”这种语气词都没漏;更绝的是,它居然能自动区分发言人!我提前在“设置”里加了参会人的名字—“李总”“陈姐”“小张”,等他们说话时,文字前面会自动标上名字,比如“【陈姐】上次个客户话要调整预算比例”“【李总】呢个问题要尽快找财务核实”。散会的时候我看了眼手机,整整两页文字,连领导的口头禅“总之啦”都准确识别,完全不用再回头听语音补漏。
还有一次更绝—我和客户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谈项目,背景有咖啡机的“滋滋”声,旁边桌的人在聊家常,我本来以为这次转出来的文字肯定全是杂音,结果打开看:客户说的“呢个方案嘅细节要改埋个流程图”“交货期想推迟三日”,每个字都清清爽爽,连背景音都没沾到。后来我才知道,它用了双麦克风降噪技术—一个麦克风专门收人声,另一个抓环境噪音,再用算法把噪音“抹掉”,就算在嘈杂的地方,也能精准“抓住”说话的内容。还有什么“动态增益调节”,就是它能实时监测声音大小,要是有人说话小声,它会自动把收音灵敏度调高,不用我凑着手机或者喊“你大点声”,特省心。
但最让我离不开它的,是“智能会议纪要”功能。以前我整理纪要要花1个多小时:先把口语化的“这个事儿得赶紧弄”改成“该事项需加快推进”,再把零散的内容分成“会议主题”“重点内容”“行动项”,还要标清楚责任人跟截止时间。现在倒好,转写完之后直接点“生成智能纪要”,它会自动把内容结构化—比如“会议主题:XX项目预算调整讨论”“重点内容:1. 客户要求将营销预算占比从15%提高到20%;2. 交货期需推迟3天”“行动项:1. 找财务核对预算调整可行性(责任人:小张,截止时间:下周二);2. 跟客户确认推迟交货的补偿方案(责任人:我,截止时间:本周四)”。我上次用这个直接把纪要发给领导,他看了之后问:“你这次怎么整理得这么快?”我说是AI弄的,他都忍不住说“现在的工具真厉害”。
对了,它还能解决“多语言沟通”的问题!上周和一个日本客户开视频会,客户用日语说“納期を2週間延ばしたいです”(想把交货期延长两周),我在“语言设置”里选了“日语转中文”,转出来的文字直接是“想把交货期延长两周”;之后我要把纪要发给海外同事,又点了“中文转英文”,一秒钟就变成“The delivery date needs to be extended by two weeks”,完全不用再开翻译软件来回翻。还有一次我妈发了条59秒的粤语语音,说“今日去街市买了你爱吃的烧腊,晚上回来吃饭”,我直接用它转成文字,不用再听语音,省得在地铁上开外放尴尬。
用了这几周,我总结了几个新手必看的小技巧:
1. 提前选对语言:粤语用户一定要选“粤语(广东话)”,别选成其他方言,不然可能会出现“识别偏差”—比如把“唔该”转成“毋该”,虽然意思差不多,但看着别扭;
2. 手机放对位置:尽量放在说话人的中间位置(比如会议桌中心),或者离说话人1米以内,不用贴着脸,但也别太远,这样识别准确率更高;
3. 善用“发言人区分”:提前把参会人的名字输进去,这样转出来的文字会标清楚是谁说的,整理的时候不用再猜;
4. 活用AI问答:转写完之后,可以问它“这次会议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行动项有哪些?”,它会直接总结重点,不用自己再读一遍文字;
5. 云端存储要利用:所有转写的内容都会存在云端,就算换手机也能找得到—上次我换了新手机,直接登录账号,上个月的会议纪要还在,不用怕丢。
现在我真的彻底离不开它了:开会用它记笔记,客户电话用它转文字,连我妈发的粤语语音都用它转成文字看。以前整理会议纪要要1小时,现在10分钟就能搞定;以前怕漏客户的粤语需求,现在直接看文字就行;甚至有时候写跟进邮件,我会让它把纪要改成邮件格式,它会自动生成“尊敬的XX:您好,现将本次会议纪要整理如下……”,我稍微改改就能发,省了好多时间。
其实一开始我以为这种工具会很复杂,结果用下来发现,它的界面特别简洁—就几个按钮:录音、生成纪要、语言设置,连我这种“科技小白”都能一分钟学会。关键是它真的解决了我最头疼的问题:粤语语音转文字不准、记笔记慢、整理纪要麻烦。
要是你们也有同样的困扰,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微信里搜“听脑AI”小程序就能用,不用下载APP,打开就能用。我敢说,你们用一次就会像我一样,再也不想回到手写笔记或者凑着手机听语音的日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