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智能工厂边缘云)解决方案(51页PPT)
报告共计:51页
智能工厂边缘云方案:解锁工业『数字化』转型新动能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工业领域正加速拥抱智能化变革,工业『互联网』作为核心载体,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而智能工厂边缘云解决方案,凭借“云边协同”的独特优势,正逐步破解传统工业在数据处理、网络时延、安全合规等方面的痛点,为不同行业的工厂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行路径。
从政策环境来看,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进入政策密集支持期。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指导意见,明确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各地也积极响应,31个省份累计出台近5013项属地相关政策,通过财政支持、试点示范等方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和区域落地。“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等专项行动的推进,更让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上万个5G应用创新案例涌现,为智能工厂边缘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
从行业需求来看,传统工业生产面临诸多挑战。在离散型行业,如电子设备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企业客户群体多、产品迭代快,采购管理、生产协同不足导致成本高、交付慢;流程型行业则面临设备运维难、能耗管控难等问题。同时,传统集中式云计算存在网络高时延、带宽成本高、数据合规性差等局限,无法满足工业场景中设备实时控制、数据本地处理的需求。而边缘计算通过在靠近终端应用的位置建立站点,将云计算能力延伸到边缘侧,可实现1-5ms的超低时延,满足工业设备控制、质量检测等实时性需求,还能保障数据本地化存储,解决企业数据安全顾虑。
智能工厂边缘云解决方案构建了“端-网-云-用”一体化架构,全方位赋能工业生产。“端”层面,通过工业网关、传感器、工业相机📷️等设备,实现工厂内机床、『机器人』️、PLC系统等设备的数据采集,支持Modbus、Ethernet/IP等三十多种工业协议解析,确保生产数据“采得全、传得准”。“网”层面,打造5G工业专网,提供优享、专享、尊享三种模式,满足不同企业对网络隔离、时延、安全性的需求,例如通过5G切片技术实现业务隔离,借助边缘计算节点实现数据本地分流,保障生产数据不泄露。
“云”层面,形成多层次云底座布局。公有云提供灵活扩展的IaaS、PaaS、SaaS服务,满足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通用需求;全栈专属云部署于专业机房,为核心业务提供资源独占、安全合规的服务;边缘小站则部署在工厂本地,支持3节点起步,整柜交付,实现数据本地化处理和低时延响应,三种云形态协同配合,既满足企业多样化部署需求,又保障业务高效运转。“用”层面,聚焦工业生产全流程,打造九大核心应用服务,涵盖数字孪生、质量管控、安全生产、高精度定位、智能仓储等场景。例如,在质量检测环节,通过边缘云部署机器视觉算法,实现产品缺陷自动检测,替代人工目视检查,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在设备运维方面,借助边缘计算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AI算法预测设备故障,提前制定维保计划,减少停机时间。
在实际落地中,该方案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中,面向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提供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运维的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四个维度的全面转型;在智慧工业园区,通过边缘云部署MES、SCADA等系统,实现园区内设备互联、数据互通,同时借助视频AI算法,实现人员着装检测、电子围栏、危险行为识别等安防功能,提升园区管理效率;在智慧水电领域,构建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应用的完整技术架构,实现水电运行监控、调度优化和智能维护,保障水电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随着5G、AI、区块链等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智能工厂边缘云解决方案还将不断升级。未来,其将进一步提升云边端协同管理能力,加强生态资源整合,推动平台向更多垂直行业定制化落地,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助力制造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51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