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老人,昔日躬耕田野,稻济天下;
如今化身灿星,闪耀星空。他一生只为一件事,就是让人吃饱饭。
他也有一个梦想:禾下乘凉梦。
当秋风吹过稻田,我们又想您了——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80多岁也依旧每天坚持去看看这些稻田。
他是备受国人敬仰的科学家。
说到水稻种植以及相关农业、科学等技术,在我国古代,明朝的宋应星便创作了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还制作了袁隆平和《天工开物》跨越世纪、惺惺相惜的故事。
《天工开物》共有18卷,即:乃粒、乃服、割施、粹精、作咸、甘嗜、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几乎包括了当时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他在书中概括总结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虽然他曾多次参加会试但未中,遂放弃了科举念头,在分宜县担任教谕。
他专心研究实学,编写了《天工开物》,使这些珍贵的知识得以流传于世。
袁隆平更是在少年时期,便读过《天工开物》,他最喜欢里面的《乃粒》一章。对书中展示的中国古代科技的智慧光芒赞不绝口。
而将《乃粒》排在第一卷,宋应星更是意味深长的说到:贵五谷而贱金玉。
要让老百姓先吃饱饭,才是最根本的。
据不完全统计, 《天工开物》一书在全世界至少有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被翻译成 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等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天工开物》更是在 世界许多地方长期畅销不衰,这在古代科技著作中是十分罕见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无论在 语文还是历史学科,都绕不开这本地位独特的《天工开物》。
原著 《天工开物》于 2025年4月 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5年版)》。
今天,为大家推荐这套《天工开物百科全书》科普绘本,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创作的《天工开物》为基础,经过精心删选改编,专为5-13岁的孩子量身打造。以科学技术为视角,将农业、手工业等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知识汇总在一起,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
1
古籍新译,内容通俗易懂
兼具趣味性
这本美绘版的《天工开物百科全书》不仅美,还好读又好玩。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将这部巨著转化为易懂的知识点,配以精美的插图、细节分解图等元素,让孩子们轻松获取知识。
为了让孩子轻松读懂这部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系统掌握全面细致的科学知识,李倩老师精心梳理并撰写书中文字。
她既忠实还原原著精髓,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孩子不仅能读透书中内容,还能激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读出中国历史悠久,读出集古人劳动和智慧结晶的古代科技文明,理解技术原理。
2
高燃插画重现《天工开物》生产全流程古法工艺秒变超酷视觉大片
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小朋友都爱吃的糖是怎么来的?做衣服的布料是怎么获得的?衣服上的五颜六色是怎么染上去的?博物馆看到的千年以前的巨大青铜器又是怎么铸造而成的?……
18项工艺,却凝结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生存智慧与科技结晶。
“乃服”讲古人如何从养蚕—抽丝—织布—提花布料实现纺织技艺的华美跨越
“杀青”讲从嫩竹—竹浆—抄纸—压光成笺完成纸张艺术的千年蜕变。
“彰施”中看古人怎样借自然之力染出五彩布料。
通过“冶铸”了解古代工匠领先欧洲数百年的铸造技术。
“珠玉”里的古人浪里淘珠,璞中琢玉,揭秘了《天工开物》里的珍宝密码。
全书由博洛尼亚童书展优胜作者、金风车插画大赛入围作者王敏如经过三年精心绘制,呈现出既保留国风特色,又具现代风格的精美插画。
使得这本书既符合原著,又以通俗的语言让儿童读透,同时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把所有
工艺的制作原理与步骤一一再现,
图文并茂地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精巧。搭配通俗有趣的语言,还原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点滴。不禁赞叹祖先的勤劳与智慧。
书中
还结合每一章的内容,设计了贴合中小学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小实验。从理论到实践,从输入到输出,培养孩子们勤思考、善动手、不怕麻烦的好习惯,为他们迎接未来更大挑战做好准备。
3
呈现古今科技大碰撞
科技的发展就像一场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从古至今从未停下脚步。在《天工开物百科全书》里,不仅有 古代科技的有趣故事,还介绍了好多厉害的 现代科技成果。
比如 现代化联合收割机,一小时就能收割一大片粮食;
电解海水技术可以把脏东西和细菌都去掉;
咱们国家自己研发的 8 万吨模锻液压机,还有超快速的高铁、能在冰面开路的雪龙 2 号破冰船,以及能自己跑的导弹和在海底航行的核潜艇。
书里把古代和现代科技放在一起对比,让孩子们清楚看到祖国科技变得多强大。同时,也会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新科技是在老方法上升级,还是发现了新的科学道理?以后,我们又能发明出什么厉害的东西,让世界变得更好呢?
4
不仅是一本百科全书
更是一个“古代科技实验室”!
对于儿童的科普读物,不仅要做到 科普严谨,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更是必不可少。
孩子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这种力量。
因此,本书附赠一本《天工开物活动手册》,将《天工开物》中的经典技艺转化为20几个趣味实验,让孩子通过双手直接对话古代科学家。活动手册包含十八个主题的二十多个实践项目。拥有如此丰富内容的实验手册居然还是一本可以被“破坏”的书。
这些实验完全贴合了中小学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内容。
例如:第一章“从今天开始关心粮食”,孩子们可以种植小麦,记录其生长变化过程,并用一张纸折成一本水稻、小麦科普书;
第二章“观察木砻工作原理”,孩子们可以进行摩擦力实验;
第三章“在家就能做的实验”,包括蔬菜脱水实验、盐溶解实验、盐水密度实验、盐水结晶实验等。
多数实验材料本身就在这本书里面,撕一撕、折一折、画一画你就能够得到它。另一些实验材料也都是家庭比较常见的,比如盐、糖、油。就连书的封底都是一个小小织布机。拆下来就能用。
为了让大家读这套书时有更好的体验,作者特意录制了相关实验小视频。您只要扫描活动手册目录页的二维码,就能跟着视频做实验。这些手工实验能鼓励孩子灵活运用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学到的东西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少年强则国强”,文化之传承尤其重要,从儿时起便应培养对于科学技术及古代文化的兴趣,不仅有利于个人能力的锻炼,思想眼界的开阔。
作为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着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的《天工开物》,足以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
不论生活在怎样的时代,不论想成为哪个行业圈子的 “科学家”,传统书籍承载的文化知识都不可或缺。不妨沉下心来,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开拓视野 —— 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能让孩子拥有更独特的视角,学会分辨事物的好坏。
年 龄:5岁+
物流方式:48小时内发货,从河北廊坊云仓发货,发韵达、圆通、邮政快递,偏远地区内蒙古、青海、海南+6元,新疆、西藏不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