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最会玩的年轻人,已经率先租上了相机📷️。
“不是大疆买不起,是租来更有性价比”。
做足攻略“有备而来”的年轻人涌入租赁平台,在节假日将许多热门型号一抢而空。
最低九块九租到大疆pocket 3的诱惑难以抵挡,轻便、颜值高且新手友好的富士卡片机、号称“演唱会神器”的vivo手机也都是抢手货。
@九派新闻
摄影圈有句话:“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曾经为买相机📷️“散尽家财”的摄影佬没有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开始“低成本拍大片”。
不用斥巨资集齐机身、镜头、三脚架等全套专业摄影设备,初入摄影圈的新手们只需几百元就能“租”来一张记录远山大川的临时门票,解锁“史诗级”大片。
如果不是“实力雄厚”的重度发烧友,讲究性价比的小白们想体验摄影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机型,租赁其实是不二之选。
01
从户外到演唱会,“总有一款适合你”
面对各种场景与不同需求,租机经验丰富的网友已经总结出一套选择相机📷️的规律。
户外运动的兴起,让年轻人不仅要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还要收入相机📷️中。从潜水到高海拔徒步,上天入地的极端环境全方位考验着设备性能,那么选租时就要特别关注设备的防水、低温表现、稳定防抖以及续航能力。
经常租机的人都知道,自然风光注重设备的硬核性能,人文景观则对氛围和滤镜要求更高。
有网友用租来的擅长色彩表现的“阳光机”,拍出超绝氛围感照片,原图直出也非常惊艳。
演唱会的火爆也带动了追星人对“拯救山顶”神器的寻觅,好不容易抢到票,租个好设备才能更好拍出舞台神图。此时详细设备种类和型号的“站姐分享”帖,已然成为选租相机📷️的权威推荐。
@跟踪你的心
根据广大网友的租机实践,演唱会设备的选择已经进化出一套专业细致的方案:到按内场前后排、看台前后排还是山顶座位搭配100mm到800mm焦距的镜头,按想要的效果是全区域、局部氛围还是氛围感人像选择佳能、富士或是索尼。如果“大炮”不幸被严格的安检拦在门外,还可以租迷你便携相机📷️或者手机镜头外挂的“增倍镜”作为备选。
无论是讲究氛围感还是细节表现力,总有一款机型能精准适配当下的场景需求,相比购买,租设备更容易实现“专机专用”。
无论是拍风景、人像还是vlog,拿起专业的设备,抛开原来那一套讲构图、光线的专业理论,年轻人也自有对好照片的评判标准。
想要拍出什么样的照片,现学就是了。从基础的更换电池、导出数据开始摸索,再到“偷师”网友的参数设置,调ev、曝光、白平衡,怎么避免虚焦、噪点,“新手小白”靠在小红书上刷到的教程,现学现卖,也能通过“套公式”修炼成“临时专家”。
在时间上,年轻人主打一个“弯道超车”,实现学习成本最低化,体验效果最大化。
在金钱上,他们也更愿意为使用价值和体验感付费。
从“迅速上头”、激情购入,到不久后便被“打入冷宫”,当越来越多的物品重复这样的命运,深谙自己“喜新厌旧”秉性的年轻人,开始将切身感受到的幸福紧攥在手。
在“体验至上”的观念下,年轻人并不在乎永久拥有,而在乎能否在关键时刻获得最佳体验。
所以对于高价值、短需求的商品,“使用而非占有”成为一种自然、甚至更聪明的选择。
不再执着于“占有”物品后,年轻人不被物品绑架的心态,“拥有什么”变成了“能体验什么”。
02
从“占有”到“体验”,
相机📷️租赁之路正越走越远
盛况之下,是日益成熟的相机📷️租赁市场的承接。
“租相机📷️”一开始是个小众词,最早的摄影器材租赁主要服务于影视工业,面向专业的电影公司。后来摄影、传媒专业的学生为完成课业,成为年轻人中较早一批摄影租赁人群。
从短视频创作爆发到旅行摄影成为常态,一路走来,普通消费者对使用专业相机📷️的需求也不短增加。
不同于老一辈热衷于置办大件物品,年轻人对新租赁模式的接受度更高。从租手机、电脑、无人机,到租『奢侈品』包、会员账号,“万物皆可租”的观念已经悄然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编制的《『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消费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3C数码产品租赁市场规模已达269.1亿元,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大幅攀升。
我不需要拥有一辆车,但我需要随时能叫到车;我不需要一台专业相机📷️,但我需要在旅行时能用到它。
当拥有物品带来的负累多于占有它的安全感和成就感,选择租赁便不用考虑购买后的维护、存放、升级、甚至转售等一系列麻烦。
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模式,赋予了生活极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面对越来越普遍且多样化的租赁需求和日渐成熟的消费者心态,五花八门的租赁平台应运而生。
某租赁平台喊出“不拥有更自由”的口号,用一支洗脑TVC传达“为需求付费”的理念,也开启了线上平台租赁的快速发展之路。
各平台的租赁品类已经涵盖数码相机📷️、运动相机📷️、长焦镜头、口袋相机📷️、单反等,其中既轻薄还带自带轻美颜功能的设备最受年轻人欢迎,一些热门型号在火爆档期还会缺货。
而设备租赁时长一般从3天起租,上不封顶。租用时间越长,有些平台也会提供日均更低的优惠价格。若设备货值在2000元以内,每日租金约50元,部分设备货值在5000元至10000元不等,日租金可能超过100元。
当下,全款购入一台佳能G7X3的价格约在8300左右,而这一款相机📷️正常的日租金则在50至100元之间,这个价格会受租赁平台、套餐内容和服务保障等因素的影响上下浮动。
“xx神器”的称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江山易主”,面对产品的快速迭代,算一笔经济账,如果想以较低成本体验不同机型,租比买更划算。
此外,许多平台可以凭一定的信用分免付押金,一些平台会提供额外的保险或“敢租敢赔”服务,如小伤免赔、晚到必赔等,进一步降低了租赁成本和风险。
除了线上租赁小程序,实体租赁店铺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线下相机📷️租赁店铺@九派新闻
相比线上平台,实体租赁店铺的优势在于可以现场验机和试用,直观感受设备试用手感。除此之外,当面验货也有利于明晰责任。
线下租赁店铺的热门机型也会面临“一机难求”的状况,不过对于全国连锁的相机📷️租赁店,部分地区的门店缺货还可以从其他地区调货。
线下店铺的热门相机📷️品牌在国庆假期被租空@新闻
当越来越多的摄影小白开始玩起了相机📷️,商家们发现,用户不仅需要器材,更需要“拍出好照片”的技能。“私人订制”的需求,商家会根据使用场景、素材要求、预算等推荐合适的机型,还会手把手教用户如何上手使用。
然而,蓬勃的租赁浪潮之下也有“暗流”涌动,其中的风险和陷阱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网友“人肉排雷”。
如何通过信用审核,有没有自带电池、内存卡等配件,租期怎么算,售后服务是否到位,如有损坏如何赔偿等等,都是踩雷重灾区。
网友或分享自己“安全下车”的经验,或在避坑帖总结“血泪教训”。从录开箱视频到寄回注意事项,从排查“隐疾”到购买演唱会专属“激光险”,网友事无巨细地教大家如何防止商家“提灯定损”。
面对新兴模式带来的问题,头部平台正在逐步建立从设备检测、运输、使用到归还的全流程标准。例如,某租赁平台开发了“设备数字孪生系统”,以实时监控设备的位置与状态。也有平台启动的“12小时紧急响应机制”以确保设备故障4小时内送达备用机。
某租赁回收服务平台与某短租行业头部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在同城配送、线下自提、供给互通等领域展开全面协作,进一步提升用户租赁体验,尤其在相机📷️等设备品类上实现服务升级。
此外,租赁平台与短视频平台、旅行社的跨界合作也成为新趋势,从线上到线下的协同联动,最大程度实现从设备获取到内容创作的无缝衔接。
从服务于专业影视圈的线下小店,到如今与短视频平台、旅行社深度合作的商业模式,租赁平台的演化之路,精准地踩在了年轻人“轻量化”生活节奏上。
《我的物品:一无所有的生活实验》
正如某租赁平台创始人所言:“我们卖的不是设备,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触手可及的创作自由。”
“轻资产”生活方式,是年轻人追求“轻量化”生活的一个缩影。物质负担的减少,让生活更灵活、更自由。
线上下单租一台相机📷️,直接邮寄到目的地酒店,相机📷️和用户正以不同路线奔赴假期。
从香港的霓虹夜景,到川西的雪山湖泊,再到演唱会上越过人潮也要追寻的那个身影,租来的相机📷️也不妨碍年轻人拍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