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8年的电脑终于退休了,我组装了一台全新的主机,花费4500元,加上旧主机配件回血的1000元,相当于花了3500元,到底值不值呢?
先给大家看一眼新主机的配置方案,不过这里我还是想提醒一下,如果想抄作业的话,你需要先确定你和我的需求是不是类似。
我的需求比较简单,主要是我平时很少玩游戏,尤其是一些大型游戏,我日常使用最多的视频剪辑软件就是剪映,如果要说一些大型软件,那可能顶多就是PhotoShop、VMWare虚拟机之类的,所以我的要求就比较低,如果你的日常使用习惯和需求和我差不多,那么你可以参考我这份配置单。
接着我们就来说一下我选择这些配件的原因,这里顺便给大家看一眼我之前的旧主机配置,旧主机不是我自己组装的,选了一台第三方DIY商家(京天华盛)的主机,至于对这台旧主机的评价,我建议能自己配还是自己配吧,虽然整体使用没问题,但一些小细节上还是不够完美,比如机箱螺丝孔位不准、用了AMD专用条等等。
旧主机的配件我是拆开卖掉回血了,上图最后一列的价格就是我卖出的价格,其中CPU卖了340元、主板卖了30元、显卡卖了620元、电源卖了40元、机箱卖了30元,水冷散热卖了30元,这里提醒下,机箱最好自己有包装,比如你买了新主机的话,那就用新主机箱的外包装来装它,不然除了自提,就不值得卖了,可能还不够邮费。
内存条前面说了是AMD专用条,基本算废了,京东京造的固态硬盘我没卖,目前闲置;东芝的机械硬盘也没卖,目前装到了新的主机上,还有内置的网卡也是装到了新的主机上。
OK,现在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我的新主机配置。
首先来看CPU,i5是主流性能水平,适合绝大多数人,我觉得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如果你有更高性能的需求,那就选i7,如果追求极致性能,那就选i9。
我初选的目标就是12代或13代,考虑性价比的话,最终我选择了i5-13490F,有些人介意13490F和12490F是中国特供版,我没这个滤镜,如果你有这个滤镜的话,那可以考虑12400、13400,或者更高版本。
和i5-13490F搭配的主板首选B760『芯片』组,虽然H610和Z790也能兼容,但H610会限制13490F的发挥,不是预算特别有限的情况下,强烈不推荐,另外Z790搭配13490F就有些奢侈了,所以B760最合适,至于品牌,微星、技嘉、华硕,随便选,我是选了微星。
在主板的具体型号上,我觉得DDR5相较DDR4的优势不算明显,另外我的旧主机内置网卡要继续用,所以我直接PASS了DDR5和WiFi的版本,在爆破弹和迫击炮这两个系列的选择上,我因为不经常玩游戏,所以我选了爆破弹,如果你有强烈的超频需求,建议直接选迫击炮,不过现在微星的迫击炮好像只有DDR5版本有货。
主板和CPU套装购买更划算,我这套当时买的时候是1408元,现在价格应该更低一些了。
散热器方面,i5和i7的CPU选择风冷就足够了,我选了比较热门的玄冰400 V5,这是一款单塔风冷,如果你选的是i7处理器的话,那就上双塔风冷散热。
来到内存部分,我选的是芝奇的两根16GB套装DDR4内存,超频最高3600,不超频是2133,本来我担心爆破弹主板可能带不动,但测试后发现可以,如果带不动的话调频到3200应该就可以了,但既然带得动3600,那就无所谓了,关于内存品牌没什么好说的,选大牌的。
固态硬盘这次选了M.2接口的三星990 EVO Plus的1TB版本,然后搭配我旧主机的东芝2TB机械硬盘,这两块硬盘的价格都是不到500元。
显卡的重要性和板U一样,甚至对某些用户来说,可能显卡的重要性超过了板U,『英伟达』的显卡基本算是独树一帜,是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英特尔的显卡关注的人很少,不过英特尔最新的B580市场好评度还是挺高的,性价比不错,我选的是双风扇的Index源版本,如果大家要跟选这款显卡的话,我同样推荐双风扇的Index源版本。
12GB的GDDR6显存,合作厂商也有不少,我选了蓝戟,它是英特尔显卡在中国市场最早合作的厂商了,所以对英特尔显卡的优化技术应该是非常成熟了,不过如果你是重度游戏玩家,我还是建议考虑『英伟达』的4060或者是50系列吧。
简单实测一下《黑神话·悟空》的体验效果,因为我的显示器分辨率最高就是1920*1080了,所以2K我没测试,看网友反馈应该是没问题的,游戏画质设置中建议选择XeSS,英特尔显卡对这项技术做了深度优化,不建议开启“帧生成”,开启的话帧率虽然会提升,但因为是插帧,所以画面的流畅度会打折扣。
之前的机箱是ATX大机箱,这次我想换小一点,不过B760爆破弹主板是MATX版型,所以机箱最小也只能是考虑MATX,然后先靠外观筛选几个机箱,再看一下每款机箱支持的显卡尺寸、散热器尺寸,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选机箱之前你必须先确定自己的主板、显卡、散热器,最后再选机箱,不然可能尺寸不合适,另外就是如果你有装2.5英寸固态或者是3.5英寸机械硬盘的需求,看下机箱是否支持。
最终我选了玩嘉的风琴机箱,支持最多8个风扇,侧板1个2.5英寸硬盘位,下面还有2个3.5英寸硬盘位,当然这个位置也兼容2.5英寸的固态。
选择电源的时候我只考虑了两件事,一个是功率,一个是80PLUS的认证牌,功率的话,主要看一下CPU和显卡的功耗,其他配件的功耗如果你懒得计算,合计100W应该是足够了。
比如我选的i5-13490F,基本功率65W,显卡的功耗是190W,再加上其他配件的100W,总共是355W,电源在供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转换损耗,金牌🥇电源的转换效率能达到90%以上,所以就需要除以90%,大约就是395W,然后CPU和显卡可能会在某个高负载的场景下出现更高的瞬时峰值功耗,所以我们需要为这一部分留大概40-50%的冗余,按50%算那就是592W,所以最终我选择了650W,当然你也可以考虑更高的750W电源,但更大的话就没必要了,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电源的标准至少要选ATX3.0的,最好选ATX3.1的,它能承受更高的瞬时峰值负载。
至于风扇,我是觉得无所谓,多数品牌都没问题,注意下你的机箱支持的风扇尺寸是12cm还是14cm,我这款机箱是支持8个12cm的风扇,不过我前面也说了,我不是重度游戏玩家,也不会让主机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所以我只装了4个风扇,装的时候注意风向通风就好。
然后奋威的这款内置网卡我之前做过单独的视频,现在我这算是旧款了,不过我看了一下目前官方店铺还在售,价格不到30块,新款支持WiFi6和蓝牙5.3,价格90多,这个就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去选择吧,如果你选主板的时候选了支持WiFi的版本,那就不用单独装内置网卡了,一般都支持WiFi6E和蓝牙5.3了。
最后我们再汇总一下这套新主机的价格,主板+CPU套装1408,现在可能稍微降了点,玄冰400 V5散热器是68元,内存条的价格波动比较大,我买的时候是307元,现在看已经涨到400多了,甚至一度涨到过500多,看来我当时入手时机还挺合适的,如果不急,建议等等双十一或618,三星的固态硬盘480元,东芝的2TB机械硬盘500元,蓝戟英特尔B580 Index显卡1839元,现在基本还是这个价格,如果你看到是1000出头,那你看到的可能是8GB显存的A580,玩嘉的风琴机箱价格99元。
安耐美的金竞蝠GM650W电源价格309元,大水牛的风扇4个,每个价格是8元,最后内置网卡的价格是28元,加在一起大概是4500元左右,减去旧主机回血的1100元,基本就是出血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