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之盛 筑强国之基(技能盛宴)

以技能之盛 筑强国之基(技能盛宴)

(来源:今日霍州)

转自:今日霍州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选手在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中。今日霍州发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选手在工业机械项目比赛中。本报记者 邱玥摄/光明图片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选手在车身修理项目比赛中。本报记者 邱玥摄/光明图片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 今日霍州发

【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9月23日,河南郑州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灯火璀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圆满落幕。3420名技能英才从全国各地会聚中原,围绕106个竞赛项目展开巅峰对决,最终348名选手摘得金、银、铜牌🥉。

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已超2.2亿人,高技能人才突破8000万人,正稳步向“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的“十四五”目标迈进。从车间里的精密操作到工位上的技艺攻坚,千万能工巧匠正用双手托举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赛场跟着产业走

  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赛项的模拟农田现场,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学生陈钰全神贯注地操控无人机。她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路线飞行,将水平误差控制在80厘米内、高度误差不超50厘米,同时精准完成植保喷洒作业。“这不仅是考操作,更需要懂航测、植保知识,就像在田间为农作物‘精准把脉’。”陈钰说。

  这一幕,正是低空经济加速起飞的缩影。从植保到巡检,“懂技术、会操作、通场景”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已成为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变量。

  赛场把技能做精,技能把民生做暖。在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赛项现场,选手借助『数字化』口扫设备、3D打印机🖨️,将原本需一周完成的义齿制作压缩至1天内完成,且误差精准控制在0.02毫米内。患者上午看牙,下午就能戴上,靠的是会扫描、能建模、懂打印的数字人才。

  有技能、好就业;技能高、就业好。今年,人社部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重点面向新质生产力和民生急需领域。而在赛场上,无人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安防等新赛项与培训重点同频共振,为紧缺岗位供需两端搭起“加速器”。

  现代技能争锋,传统技艺同样吸睛。国家成果展内蒙古展区,莜面大师手起面落,把普通面团塑造成飞鸟、花卉,现场演绎“三生三熟”工艺,让观众在赞叹中领略乡土智慧,也为乡村振兴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样本。

  从“比拼”到“育才”,从“展示”到“传承”,大赛不仅是技能的竞技场,更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大赛紧扣产业发展脉搏,赛项设置深度对接实体经济与新质生产力需求,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新领域赛项占比超50%,新增无人机系统、智慧安防技术等6个世赛选拔项目,首次将乡村振兴赛项纳入范畴,全方位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农业现代化等关键领域,实现“专业跟着产业走、技能跟着需求走”。

技能破解就业难

  “以前总觉得高考落榜就没出路,现在靠木工手艺也能站在国赛领奖台!”黑龙江选手刘德祥捧着金牌🥇,声音里满是激动。几年前,他还是个握不稳刨子的技能“小白”,如今能够独立完成图纸推理和计算,并进行精准加工,不仅斩获金牌🥇,还收到多家企业的高薪邀约。

  刘德祥的逆袭,正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破解“招工难”与“就业难”结构性矛盾的缩影。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超2,而青年就业仍有压力,技能培训成了关键“桥梁”。人社部部长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9200多万人次,其中职工超过4200万人次,农民工超过3100万人次;仅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就带动近万名同行提升技能,先进制造业人才缺口同比下降15%,切实缓解了“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困境。

  广东2023年起,分批遴选建设171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已带动1100多家企业培养技能劳动者约65万人次、开展技能评价约22万人次。全国范围内,2440所技工院校、2.9万家培训机构、505个公共实训基地,正为劳动者搭建起学习技能的平台。

  00后姜雨荷用技能实现了更大的突破——曾是流水线工人的她,辞职来到了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求学。为了冲击世界技能大赛,写好英文实验报告,她每天都会随身携带单词本学习英语。为了练好技能,她在实验室训练了14000小时,做过3500场实验,三年半的训练时间里,三年春节都在实验室度过。2022年,她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在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如今,她成了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最年轻的正高级讲师,她的学生也在本届大赛中崭露头角。

  “没有逆袭的天才,只有奋斗的青春。”姜雨荷的这句话,不仅是她个人成长的写照,更道出了千万技能人才的共同经历——在他们的背后,有太多“磨杵成针”的坚持、“破茧成蝶”的蝶变、“逆风翻盘”的突破,也有“薪火相传”的坚守。这样的故事,正在更多青年人心中悄悄种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种子。越来越多人明白,手握一技之长,同样能闯出精彩人生。

政策搭台筑根基

  作为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项目广东选手,来自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的邓安直言参赛如“攀登珠峰”,赛事内容与日常『机器人』️维护高度契合,“将竞赛所学用于生产,能精准采集数据、提前干预故障,提升设备效率、延长寿命”。

  扎根汽车行业15年,邓安从初级维修电工成长为高级技能员,秘诀在于以赛练兵——曾两次斩获公司工业『机器人』️比赛第一、拿下东风集团赛事冠军。他靠技能竞赛成长为工业『机器人』️运维骨干,总结的“故障快速诊断法”让设备停机时间缩短15%。

  该公司董事长杨耀辉表示,企业构建了循序渐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战课题助力人才成长。此次国赛贴合企业痛点,选手与全国顶尖同行交流,既能开阔视野,更能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这背后,是我国不断完善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2022年《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后,各地频出实招:河南以大赛为牵引,新建5个世赛集训基地;北京构建“产教评”一体化技能生态链,首批15条已落地,覆盖12个产业门类,通过生态链内精准培训、自主评价,联动院校开展“订单班”培养,定向为劳动者提供“培训—评价—推荐就业”全链条服务,助力技能人才增收与职业发展;浙江构建“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全省已有16万余名高技能人才纳入了各地人才分类目录,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惠。

  “十四五”期间,我国共有6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选树588名全国技术能手。焊接行业领军人才艾爱国被授予“七一勋章”,桥吊专家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当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技能报国”成为社会共识。

  在这片崇尚技能的土地上,千万劳动者正以匠心铸品质,以技艺强国家,书写着“十四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崭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邱 玥 王胜昔)

特别声明:[以技能之盛 筑强国之基(技能盛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3岁丧父,吃姐姐奶水长大,成名后为8个哥姐买房,如今成为大『明星』️(三岁丧父的孩子)

在某次访谈节目里,于和伟十分“淡定”的说出了自己的这一段经历,虽然他说家人一直在拿这件事调侃他,可背后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过遗憾的是,于和伟的母亲和大姐,他生命中对他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还没有来得享受带…

3岁丧父,吃姐姐奶水长大,成名后为8个哥姐买房,如今成为大『明星』️(三岁丧父的孩子)

青春华章|为超级水利工程装上“数字卫士”!河海大学专业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守护水利国之重器(谱青春华章句子)

巍峨的大坝,纵横的调水渠畔,在这些超级水利工程的运行背后,有一群科学家和『工程师』正用一行行代码,为中国的水利奇迹提供专业『数字化』软件支撑,犹如一位位“数字卫士”,守护着这些水利国之重器。它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更是…

青春华章|为超级水利工程装上“数字卫士”!河海大学专业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守护水利国之重器(谱青春华章句子)

商用炒菜机能炒玉米炒虾仁吗(炒菜机实用性)

“小智云炒”智能炒菜『机器人』️能够根据不同食材的特性,调整炒制的速度和时间。 综上所述,像“小智云炒”这样的商用炒菜机完全可以胜任玉米炒虾仁这道菜的炒制。它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

商用炒菜机能炒玉米炒虾仁吗(炒菜机实用性)

高市早苗对华政策将如何调整 听其言观其行(高市早苗的简历)

4日,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第29任总裁,成为该党首位女总裁,并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新总裁高市早苗将在当地时间18时左右举行记者会。日本国会预计在15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

高市早苗对华政策将如何调整 听其言观其行(高市早苗的简历)

14年后遗嘱终生效,败光千万家产醒悟后,郑少秋女儿再得亿万遗产(遗嘱终止)

郑少秋给她买了豪车豪宅,给她安排了一切,但郑欣宜却并不满足,她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被沈殿霞和郑少秋溺爱,导致郑欣宜的体重一直都很大,青春期时更是胖到吐槽。 郑欣宜的故事真的是给我们上了一课,人生路…

14年后遗嘱终生效,败光千万家产醒悟后,郑少秋女儿再得亿万遗产(遗嘱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