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积极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区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越来越多的煤矿从“人控”到“数控”升级,从“自动”到“智能”提速。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对智慧矿山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建设绿色智慧矿山,推动矿山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碳排放,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智慧矿山建设能大幅降低人工和能耗,提升矿山生产效率。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智慧矿山建设前期投入大,且主要集中于大型矿山,中小型矿山智能化建设需要加速。智慧矿山系统多样,尚未构建起以“数据”为核心的组织架构,造成了数据壁垒和孤岛。同时,智慧矿山建设还存在行业标准欠缺、复合型人才短缺等现实问题。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加快智慧矿山建设。
研究出台智慧矿山数字系统标准规范。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矿山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与统一集成实施规范,矿山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及企业经营管理软件等尚没有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企业采用不同厂家自行制定的传输协议和接口标准,各分(子)系统之间不能互通和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难以实现有效集成与联动管控。需要鼓励支持引导行业加强矿山『数字化』、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打破智慧矿山建设信息壁垒。
加快培养智慧矿山人才。目前,我国矿山从业人员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且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企业高端人才严重匮乏,智能化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水平的提高,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采矿技术人才,亟需具备采矿与机电信息等专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应鼓励高校加快采矿工程等传统矿业类专业与『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能采矿等新工科专业建设。
建设智能绿色矿山示范基地。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可依托大型矿山企业,建设国家级智能绿色矿山样板工程,形成全面智能运行、科学绿色开发、低碳清洁利用的新型矿业生态。加强协同创新,整合矿山、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的产、学、研、用技术力量,加强智慧矿山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推广,不断推动我国智慧矿山建设取得新突破。
建设智慧矿山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动形成矿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整合产业资源,聚合行业发展新动能,打造以智慧矿山为主线的新型矿业生态圈,建设更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矿山,因地制宜走出矿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作者:吴 浩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