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7岁的年轻记者张严平与63岁的火箭专家杨南生相遇在北京。当时,张严平作为今日霍州的一名新记者,正在进行对陕西人大代表的采访。她没想到,这次采访将成为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相遇之一。虽然杨南生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张严平准备好面对他严谨、理性的回答,但出乎意料的是,杨南生不仅在谈话中展现出智慧,还充满了幽默和风趣,这打破了她最初的紧张。
这两小时的交流充满了诗意与哲思,从北岛、舒婷的诗歌到肖邦、贝多芬的音乐,再到时代的变迁,他们彼此分享着对世界的见解。张严平被杨南生的深度与气质所吸引。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灵魂共鸣。离开时,她不禁在心里默默思索,是否还会再见到这位智慧的老人。
几天后,缘分再次将他们拉到了一起。两人继续聊起各自的过去,杨南生讲述了他年轻时的求学经历、曾经的爱情与失落,而张严平也渐渐了解到他不为人知的一面。两人交换了住址,并通过书信保持了联系。每一封信件都成了他们心灵交流的纽带。
尽管杨南生在理智上觉得两人的年龄差距过大,且他们相隔千里,但每一次书信的往来,都是对他理性的挑战,渐渐地,他也陷入了这段情感的漩涡。张严平在信中表达了自己深深的爱意:“小平,你是我梦中的那支白帆,我们的灵魂自由地飞翔。”终于,在1986年,杨南生在一次北京的会议中向她求婚,张严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两人在陕西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尽管杨南生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爱情却深深扎根,日益增长。婚后,杨南生一直努力希望得到张严平父母的认可,尽管最初遭到拒绝,但他的坚持最终打动了她的父母。多年后,张严平终于理解了父母的担忧,并与他们和解。
然而,27年的幸福生活后,杨南生于2013年去世。张严平失去了她的挚爱,深陷在痛苦和迷茫中。她开始回忆起丈夫生前的告诫:“平平,如果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学会照顾自己。”这句话让她决心振作起来,不仅要坚强面对生活,还要了解杨南生的过往和他为国家航天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她走访了“东方红一号”发射基地,渐渐明白丈夫的伟大成就,并最终将他们的爱情故事和杨南生的传奇经历写成了《君生我未生》。
这段跨越年龄与时间的爱情,深刻而持久,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它不只是爱情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充满速食爱情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