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水市博物馆资讯)
中秋时节,金风送爽。天水市博物馆策划开展“嫦娥探月——月球空间站搭建活动”,带青少年了解中秋文化、感受航天科技,在学传统、玩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种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活动一开始,宣教老师围绕“月亮”,跟大家讲述中秋节的过去和现在,古代帝王会祭拜月亮,唐宋文人爱赏月写诗,现在咱们家家户户会做月饼、猜灯谜、全家团圆。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清楚知道中秋节是怎么从祭月习俗慢慢变成现在这样的,也真正明白“月亮圆了人团圆”背后的温暖含义。现场,同学们还积极分享自家的中秋事儿——有的说和奶奶一起做月饼,有的讲陪爸爸猜灯谜,还有的聊跟亲戚在月下聊天……笑着闹着,大家都感受到传统节日在现在生活里的热闹和温情。
接着,宣教老师给大家讲“嫦娥号”探测器名字的由来,让大家知道现代科技也能从古老神话里找灵感,还介绍了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到了搭模型的时候,同学们分成小组热烈讨论,还想出了不少好点子,比如加个“月壤样本舱”放月球土壤,装个“太阳能模块”提供能量,最后一起做出了“广寒号”“逐梦号”等空间站模型,把传统文化和航天梦想紧紧结合在了一起。
活动最后,每个小组都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有的同学围绕“团圆”,把乘员舱设计得很有团圆的感觉;有的针对月球探测任务,搭建了实用的实验舱,这些设计都能看出大家的创新想法和动手能力。这次活动用“文化打底、科技助力”的有趣形式,不仅让青少年更懂中秋节,还在他们心里播下了文化自信和科学梦想的种子。
研学正浓莘莘学子,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是一个拼搏的季节,送上一缕温情,陪伴在你的左右。
作 者:社会服务部
编 辑:崔 萍
一 审:张淑霞
二 审:马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