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方权威爆料,苹果的首款可折叠iPhone已基本确定将于2026年9月正式亮相,与iPhone 18 Pro系列同台发布。
这款被业界称为“iPhone Fold”的设备不仅意味着苹果正式进军折叠屏市场,更可能引领iPhone进入一个全新的“超级大周期”。
供应链消息显示,这款新机已于2025年3月进入富士康“新产品导入(NPI)”阶段,并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9-10月)启动试产,2026年第二季度进入大规模备货阶段。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除了这些已经清晰的消息之外,近期的市场中还爆料了许多关于iPhone新机的消息,让期待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据博主进行的透露,明年苹果第一款折叠屏的比例大概是14:10,而小米MIX FOLD一代的内屏比例是4:3,这两个比例其实蛮接近,展开都是Pad。
不过21年的小米选错了方案,如果按虚线折,那就遥遥领先了,这也可以看出苹果折叠屏的比例已经很清晰。
而且根据此前市场传出的消息,其会采用与『三星Galaxy』 Z Fold相似的 “书本式”内折设计,而非翻盖式的Z Flip风格。
这种设计选择意味着苹果将折叠iPhone定位为生产力工具,而非单纯的时尚单品,并且机身三围也悬念不大。
比如在机身厚度方面,爆料显示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厚度为9-9.5毫米,展开后则骤减至4.5-4.8毫米,比即将推出的iPhone Air更加轻薄。
为减轻重量,机身将采用钛金属材质,且双屏设计是这款设备的另一大亮点:外部配备一块5.5英寸的封面屏幕,分辨率达2088×1422,像素密度为460PPI。
这使得设备在折叠状态下依然可以像普通iPhone一样便捷使用;内部展开后则是一块7.8英寸的大屏幕,分辨率高达2713×1920。
由此可见,仅从外观比例来说,iPhone Fold的实力就会非常强,更不用说为实现“近乎无折痕”的视觉效果,苹果在屏幕下方加入了金属应力分散板,且内屏还支持自修复涂层技术。
更为关键的是,新机的外围规格配置也很清晰,比如在核心性能方面,iPhone Fold预计将搭载A20系列处理器。
通信方面则将采用苹果第二代自研C2基带,并且取消物理SIM卡槽,仅支持eSIM,甚至会取消Face ID,转而采用集成在侧边按钮的Touch ID。
影像系统方面,整机将配备四颗摄像头——外屏前置打孔单摄、内屏屏下前置摄像头以及后置双摄。
电池技术也将有所突破,采用与iPhone17 Air同源的高密度电池,支持40W有线快充与15W MagSafe无线🛜充电。
其实除了iPhone Fold之外,iPhone18系列也将迎来一个超级大周期,一方面苹果将在2026年推出多达6款iPhone型号。
包括iPhone17e、标准版iPhone18、iPhone Air、iPhone Fold以及iPhone18 Pro和Pro Max,涵盖的数量可谓是非常多。
另一方面则是今年iPhone17发布之后,能体验完整AI功能的只有30%左右,大约是4.15亿部iPhone。
国内的果粉想体验到完善的AI特性,或许只有去考虑iPhone18系列,届时对新机本身的竞争价值自然会很强。
当然了,目前去关注iPhone Fold和iPhone18系列还有点早,原因是目前iPhone17系列从发布到现在并没有经历多久时间。
关键销量还非常高,相比自家上代机型首销来说,苹果取得了不错的开门红,从相关数据看,iPhone17 Pro首销销量与iPhone16 Pro基本持平,约为上代的100%。
而iPhone17 Pro Max则表现出色,达到上代同期的150%,最亮眼的还是iPhone17标准版,说它是真香机也不为过,首销销量达到上代同期的185%。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iPhone新机应该会带来更好的表现,届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自然也会更强。
当然了,无论是科技圈还是资本市场,都在密切关注着这款可能重新定义手机形态的产品,只是对果粉来说,还是希望看到更给力的新机。
所以,大家对iPhone Fold和iPhone18系列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