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4-2025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
报告共计:65页
农业无人机重塑全球农业格局:2024-2025年行业发展全景扫描
在科技赋能农业的浪潮下,农业无人机正以“新质生产力”的姿态,深刻改变全球农业生产模式。据《2024-2025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达50万架,累计节水约3.3亿吨、减少碳排放4258万吨,不仅成为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工具,更在重塑农业生态、创造经济价值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从国内发展来看,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作业亩次突破26亿亩次,涉及作业设备20万台,近50万人投身飞防服务领域。按作业单价粗略估算,仅飞防市场规模就达130亿元,若计入渔业、林业、牧业等新兴应用场景,其市场潜力更不可估量。值得关注的是,农业无人机正吸引大量青年回归乡村,女性♀️飞手数量突破1.2万人,为乡村人才结构注入新活力,同时通过精准作业降低环境污染、提升资源利用率,为农户开辟多元增收渠道。
政策层面,全球多国正加速完善农业无人机监管体系,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中国自2024年1月起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配套出台适航标准与操控员培训管理规定,目前大疆农业所有在售机型均已获得设计授权和生产许可证。在“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下,相关部门明确到2030年建成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农业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典型应用,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巴西、欧盟、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巴西开发用户友好的无人机注册系统,颁布《农业无人机人员培训条例》草案,计划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欧盟启用ISO 23117-1国际标准规范无人机喷洒系统,葡萄牙等14国联名提议推动无人机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持续更新农业无人机豁免清单,大疆全系列农业机型均在列;澳大利亚则发布专项指南,简化个人土地上的无人机使用流程,为超视距、集群运行开放合规通道。
技术创新与环保实践并行,是农业无人机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2024年,全球多地开展农业无人机飘移测试,结果显示无人机飘移量显著低于传统载人飞机,与大型地面设备相近。研究发现,侧风速度、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雾滴尺寸是影响飘移的关键因素,例如侧风速度超过3.4米/秒时,建议降低飞行高度以减少飘移。基于这些发现,行业通过优化喷头设计、增强气流动力学等方式提升防飘移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还研发出YOLO-Fi大模型,可精准分析果树冠层信息,使喷药量减少47.92%,飞行距离缩短2.04%。
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让农业无人机从传统植保向全流程服务延伸。在农业吊运领域,大疆T100无人机在湖北秭归完成首秀,仅用两分钟就能吊运85公斤橙子,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解决了山区水果运输难题;在云南香蕉主产区,无人机配合红旗调度系统,将香蕉运输损耗率从20%-30%降至5%以下;宁夏中卫用无人机吊运草方格治沙,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四川山区通过无人机吊运竹子,单日运输量达人工的数十倍;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超1000台无人机参与树苗吊运,绿化效率提升至此前的1.7倍,助力绿化进度突破总目标的50%。
在作物全流程管理中,农业无人机的应用同样亮眼。针对玉米种植,从播种期封闭除草、苗后除草,到大喇叭口期控旺、抽雄至灌浆期病虫害防治,无人机均可提供精准作业方案,例如在玉米中后期管理中,每亩可实现10%以上的增产。在苹果种植领域,无人机可完成果园信息收集、春季清园、花期授粉、病虫害监测、膨果期水肥一体化等全流程作业,通过多光谱传感器与智能分析系统,实现果树精细化管理。此外,无人机播撒油菜籽效率高、成本低,2024年在长江流域、西南地区等油菜主产区广泛应用,助力扩大种植面积。
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与安全规范。2024年,大疆整合培训体系,为合作伙伴提供针对性高阶培训,在巴西落地DJI ACADEMY培训品牌,联合当地机构构建完善的培训网络,内容涵盖产品知识、法律法规、飞行安全等。在安全规范方面,针对吊运作业,行业明确禁止无人机私自改装及非农林牧渔类物料吊运,从作业天气选择、装卸点规划、地勤安全宣导、设备检查到航线规划,均制定了详细标准,确保作业安全高效。
从全球视角来看,2024年农业无人机已成为应对地形限制、极端天气等农业生产压力的重要力量。在非洲,无人机教员指导当地农民使用新技术;在日本、澳大利亚,无人机药效测试验证了本地化应用可行性;在巴西咖啡种植园,无人机将作业时间大幅缩短,人工成本降低70%。农业无人机的价值已超越工具本身,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未来随着技术持续迭代与政策不断完善,必将在全球农业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65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