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杰出贡献者,早在2025年就已经卸任了航天员大队长一职。身为我国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最多的航天员,退休后的他过得又是怎样呢?
其实,和很多退休人士一样,聂海胜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平凡。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享受宁静的退休生活,陪伴家人,买菜做饭,感受天伦之乐。不过,他偶尔也会“加个班”——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继续奉献。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句寄托着中国航天梦想的话,深深植根在聂海胜心中。退休后的他,不仅享受着个人的安宁时光,还承担起了将航天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的重要任务。2023年初,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聂海胜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形象大使,开始在各地传递航天员的精神和理念。而这一年,年过五十的他,还攻读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学院的博士学位,展现了他不屈不挠、勇于追求的精神。正如他的妻子聂捷琳所说:“他是个永远不退缩的人!”
回想起当年,聂海胜的妻子曾因担心他的安全,曾一度用离婚威胁他退出航天员选拔。尽管聂海胜也曾有过无奈,但最终妻子在家人劝说下放弃了离婚。聂海胜最终仍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投身航天事业,这份对祖国的忠诚和责任,也成了他演讲时强调的核心精神。每当他和年轻的航天员们分享这些经历时,总能引起强烈共鸣。2023年上半年,他就做了十几场主题报告,而他最喜欢的讲座场所,就是各大高校的讲台。
这一年,聂海胜回到家乡母校参加校庆。消息一传出,校园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们纷纷组成迎接队伍,鲜花和掌声欢迎这位航天英雄。聂海胜表示,他最喜欢这样的氛围,尤其是学生们围绕他提问,问题从太空中是否看到流星,到天宫空间站的点滴生活,每一个细节都让他感到充实和快乐。尽管讲座持续了两小时,但答疑环节却延续了一整天。
聂海胜曾说:“不仅要激发孩子们探索太空的热情,更要让他们对日新月异的祖国充满信心和骄傲!”他表示:“如果我的事迹能让年轻人更加坚定理想,那即使我已退休,我也愿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
除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演讲,聂海胜还被返聘为某航天集团的特邀技术员,参与新式航天装备的研发和测试。凭借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在这一领域依旧具有权威性。聂海胜的三次航天任务让他深刻体验到了航天装备的巨大进步。仅以杨利伟为例,他曾在神舟五号任务后提出了80多项改进建议,而聂海胜退役前,航天员们提供的有效装备改进建议已超过一万条。通过这些反馈,航天器的设计和性能得到了持续优化。
尽管已经退役,聂海胜依旧保持着军人本色,始终奋斗不止。这不仅仅是他的责任感,更是为了完成战友杨利伟未尽的心愿。大家可能记得,杨利伟是我国载人航天的开创者,但他只执行了一次神舟五号任务,那时的他与死神擦肩而过。杨利伟在火箭升空阶段曾遭遇“低频共振”,五脏六腑几乎被震碎,差点失去生命。虽然他成功完成了任务,但在任务后身体状况堪忧,因此不再执行任务。由于生死考验,杨利伟也未能继续飞行,而把航天梦想寄托在了自己最亲近的战友——聂海胜身上。
聂海胜与杨利伟曾是竞争对手,两人几乎是并驾齐驱的航天英雄。在神舟五号的选拔中,聂海胜虽然与杨利伟差了一步,但他最终以费俊龙为搭档成功登上了神舟六号,创造了历史。聂海胜也在执行任务时出色地完成了如出舱作业、在轨驻留等重要任务。“带着战友的理想展翅高飞”成为了他最真实的写照。
聂海胜出生于1964年,来自湖北襄阳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4岁时,父亲因意外去世,家境困难,他差点就放弃学业,选择去打工。然而,他母校的老师和领导得知此事后,帮助他免除了学费,确保了他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1983年,在空军招飞的消息传来时,聂海胜毅然决然报考并成功通过,成为空军飞行员。年仅19岁的他便成为了空军航校的学员,不久后就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独立飞行资格的学员。
不过,聂海胜的飞行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飞行过程中,他曾因飞机故障面临生死考验。飞机发动机熄火后,他在失去控制的状态下飞机急速下坠,差点失去生命。就在距地面400米时,塔台命令他跳伞,而他在最后一刻成功弹射,凭借坚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事后,他依然无所畏惧,表示:“从事这个事业,就不能因危险而退缩,国家需要我们冒这样的风险。”那次事故后,聂海胜依然很快重新复飞,并因沉着冷静获颁三等功。
后来,聂海胜成为了空军的一级飞行员,参与了多种主力战机的飞行工作,并处理过上百次空中险情。1996年,国家启动了首次航天员选拔,聂海胜凭借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和出色的身体条件顺利通过,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尽管当时他因微弱差距未能成为首位上天的中国航天员,但这次经历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鞭策,随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执行了神舟六号、神舟十二号等多个航天任务。
正如他所说:“小时候我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出了一双翅膀。或许,我这一生的使命,就是不断向高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