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多年来,无论是在航空航天领域,还是在科技公司行列,乃至电动汽车行业,美国在推行“去中国化”战略上可谓竭尽全力,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持续施压,美国人不禁感到震惊,他们发现中国不仅顽强地抵抗了来自美国的挑战,更奇迹般地屹立得更加稳固、挺拔,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
以华为这家知名科技公司为鉴,作为中美科技竞争的开端,华为始终是美国政府集中施压的核心目标。
在特朗普政府统治之下,首先对众多美国科技企业实施了限制,禁止其向中国出口『芯片』,此举旨在对中国实施“断芯”策略。随后,拜登政府上台后,更是接续取消了为数不多的与我国科技企业合作的出口许可证,意图彻底封锁我国科技发展的道路。
不过,吊销许可证的指令才执行短短数月,今年7月初,美国国防部便遭遇了尴尬局面。原来,他们在对华为实施制裁、禁止使用华为的技术与通信服务后,发现工作遭遇了严重阻碍,对华为的依赖程度之深,出乎意料。
因此,我们恳请美国国会能够对针对华为的国防授权法案实施豁免,并放宽对其的部分限制。
在科技产品之外,我国在航天领域亦实现了令全球瞩目的辉煌成就。
不料,此举恰似自打嘴巴,因为美国早在2011年便通过了名为“沃尔夫条款”的法案,明令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我国官方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尽管历经美国长达十余年的压制,中国不仅在太空探索领域实现了显著突破,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超越,拥有了美国所不具备的独特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再次向世界宣告了美国“去中国化”战略的失败。
尤在经济领域。
从航天产业至经济领域,一系列事实已充分证明了美国“去中国化”策略的挫败。那些自认无力应对中国的美国人,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印度,开启了所谓的“去印度化”进程,而这一进程的首个环节便着眼于商业领域。
据彭博社最新报道,截至2024年8月,美国企业解雇的印度籍高管人数已超过190名。在这其中,马斯克解雇的两名印度高管尤其引人瞩目。
在2022年10月,马斯克正式完成对推特的收购,荣登推特之主后,他果断地对公司高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在这场“清洗”行动中,两位印度籍高管不幸被裁,其中一人更是曾是公司的CEO。
然而,马斯克宁愿支付超过5100万美元💵的赔偿,约合3.7亿人民币,亦决意将他们驱逐出境。
在美国,马斯克裁员这类事件并不罕见,这才使得在短时间内,近200名高管得以从美国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中撤离。
美国为何推行“去印度化”策略?难道仅仅是无法对抗中国而转向印度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或许,“去中国化”策略的挫败可能是原因之一,然而,美国在企业高层推行“去印度化”的策略,其背后还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因素。
长期来看,在美科技企业的管理层中,印度人占据了显著份额。关于“印裔是否将统治硅谷?”以及“哪些『互联网』巨头拥有印裔领导人?”等问题在美国网络空间引发了广泛讨论,英国BBC更是以此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印裔群体普遍享有较高的社会接纳度,更被誉为“模范族裔”。
然而,尽管印裔人士在企业中占据着高位,风光无限,背后却潜藏着严重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能力的不足。
印度人在美国社会中赢得广泛认可,关键在于他们与西方人相似的思维模式,以及精通英语这一显著技能优势。然而,亦不能忽视其中部分个体能力不足的现实。
仍以马斯克所领导的裁员事件为例,据其所述,在过去十年间,推特有八年持续亏损,日亏损额高达四百余万美元💵。尽管那位印裔CEO曾任职于此,却未能改变这一局面,直至马斯克的接手,裁员成为无奈之举。
不仅如此,印裔群体中存在一个颇受诟病的特性,即偏好“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这一行为在国际间颇负盛名。
印裔高管倾向于招募其他印裔员工,而后者往往对上司言听计从。这导致公司内部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小圈子。同时,由于印裔高管的这种偏好,他人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进而引发其他员工的不满情绪,对公司的整体进步造成不利影响。
自然,这些原因固然重要,但美国选择“去印度化”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考量,即通过对外转移矛盾来缓解经济压力。
据BWC中文网最新报道,本月7月,美股市场遭遇了一场大规模的清算。华尔街资深分析师对此发出警告⚠️,指出由此引发的企业破产潮将波及美国经济,导致更多企业纷纷缩减招聘规模,甚至启动裁员计划。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国债总额亦突破了35万亿美元💵的关卡。一边是债务堆砌如山,另一边则是经济遭受重创,美国于是重拾旧招,暗中操作,将不断累积的债务风险与财政赤字风险巧妙地转移,同时趁机攫取财富。
因此,在美国社会享有崇高地位的印裔群体,率先成为了首批被收割的对象。然而,这一现象不仅局限于印裔,整个印度也沦为了美国金融领域镰刀下的牺牲品。
印度之所以能够实现迅猛发展,关键在于过去数十年间西方资本的持续涌入。然而,如今面对经济的持续下滑,西方资本开始逐步缩减投资规模,特别是美国,其不仅撤资,更是为了转移自身矛盾,开始对印度的经济成果进行收割。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去印度化”的潮流,从中可见一斑:即便是最亲密、最受青睐的盟友,美国在追求财富之时,亦不会对利益有所顾忌。
参考资料:
BWC中文网2024-07-26 美国收割印度,大清算,印度工厂宣布返回中国,印度或将衰退20年
环球网 2022-12-03 美科技行业掀起裁员潮!硅谷寒流,印裔巨头如何取暖
环球网2021-04-12 「深度」“印裔接管美国”,印度人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