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缘起
“缘”字是中文里特别有味道的字——它既暗含偶然,又带着必然。
当我们说“缘分”,常常觉得好像是两个人恰巧相遇,又好像是命中注定。
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他们的底层或许有个一致性的算法。
今天,老夏就从“伪随机数”聊起,一步步思考,尝试关联一下“命、时机、易经”。
在计算机世界里,有一个概念——伪随机数,倒是可以给“缘”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
你以为是随机、以为是偶然,但它背后其实有“种子”和算法在支撑,是一种确定性的运行。
每一次“看似随机”的输出,实际上是由一个初始状态 + 算法执行而来。
这就是“伪随机”——既不是彻底的混沌,也不是完全可预测的必然。
恰恰在偶然与必然的边界上,它才最有趣。
从梅森螺旋算法说起
要理解伪随机,最常见、应用极广的一种算法是 梅森旋转算法(Mersenne Twister, MT)。
它周期极长,统计性质好:在很多维度上趋近于均匀分布。
但,它也并不“一定安全”:在密码学场景、逆向分析场景中,有可能被“破解”或恢复出内部状
举个例子:如果你拿到 624 个梅森旋转算法生成的连续输出值,就有可能通过逆向算法恢复出它的内部状态。
一旦内部状态被破解,接下来产生的随机数便不再“神秘”。
这种现象,可以看作伪随机的“脆弱性”。
换句话说:看似极其随机的序列,在特定条件下,是能被“窥见”其本质的。
偶然背后,总有一条“算法脉络”。
这个算法在游戏的开发中特别常用
用它来模拟地图生成、游戏掉落、抽奖机制、NPC行为……我们其实在一个“伪随机”的规则体系里做出看似自由的操作;
但其实这一切都在那条底层曲线之上。
为什么很多人到中年才信命?
在年轻时,我们大多以为自己很自由,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呢到了四五十岁,才相信有命这个东西。
为啥呢?
他们经历过生命中的种种过往以后,慢慢发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决定的。
慢慢感觉到有一种冥冥中注定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着自己往一个方西走。
这就是命。
一种底层的算法,就像【梅森旋转算法】一样。
你看起来是有决定权有自主能力的,但是还是无法摆脱掉最层的算法约束。
似乎有一条看不见的轴在运作,在推着我们往某个方向渐近。
人常说“命”——这东西,让很多人对抗也对抗不过。
为什么?
因为许多因素并不在我们能完全掌控的范围之内:环境、机遇、人际、偶然事件……
这些都像“时钟”,在背后同步走到某个刻度,触发命运节点。
这里的“命”,可以看作是底层算法的一种隐喻:你看似有决策权、有可选项,但其实很多关键路径已经被那条“脉络算法”设定得部分不可违。
但“命”又不是绝对无解的:它带着弹性。
就像易经里那样,一个卦象、一个卜问,并不是写死“好坏”,而是一个状态、一种转换的可能。
为什么要“等待时机”?
老一辈常说一句话:“时机未到,努力都是徒劳。”
但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懒着等”——而是提醒我们:
很多事情的触发,需要多种条件同时到位,好比是 多个钟表必须达到特定时间点,才能共同触发某个事件。
举个比喻:假如成功要 10 个因素才齐全,那么每个因素就像一只钟表,需要走到它自己特定的刻度。
只有当这10个钟表恰到那个时刻——时机才算成熟。
哪怕剩下一个钟表还差一点点,也可能导致整个事件不能启动。
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事件,对应的“钟表数量”不同、对应的条件也不同。
有人一生只需要 3、4 个钟表走到就能触发;有人可能需要上百个条件才会兑现。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会讲“龙脉”“风水”“天时地利人和”
这些看似“神秘”的说法——因为有些条件真的难被逻辑化、归纳化,它们只在微妙的边缘中起作用。
答案其实早已在你心中
当我们在命运和时机之间反复拉扯,不知道往哪走,也不敢轻易出手做出决策时,
你其实内心深处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多年的逻辑训练,人情世故,过往经验把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掩盖起来了。
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探索自己内心答案的通道而已。
东方传统哲学智慧给华夏民族提供的一个通道就是【易经】
它作为群经之首可不是浪得虚名,
易经其实提供了一种很温柔的“镜子”。
它不是迷信,也不是算命。
更多时候,它像是一种观察世界、也观察自己的方式。
有时候你抽到一个卦,不代表“命中注定”,也不代表“坏运将至”。
那只是一种状态的呈现,是你此刻能量、选择、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快照”。
它告诉你,现在的自己正处在怎样的流动中,而不是替你决定未来该怎么走。
更有意思的是,卦是会变的。
易经里讲“动爻”“变卦”,意思是——事情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
命可以转,局也能改,只要你动起来。它的精神,是活的,不是宿命的。
我更喜欢把它当成一种向内看的工具。
当你陷入焦虑、犹豫、左右为难时,其实你心里早就有答案,只是被太多“该与不该”、经验与期待压住了。
易经、冥想、占卜,甚至一次深夜的独处,都能成为“问自己”的通道。
我从不劝人“认命”。
我更希望你能在命与机之间,学会那种有弹性的顺从:
知道有些事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也知道在可以努力的地方,要勇敢动一下。
你有选择,也有境遇。
命是框,心是笔。
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坚守自己的仪式感。
当你在某一个时刻回头看,你可能会惊讶:
原来看似偶然的契机,事实上有一条“暗线”在运作;
你所做的微小抉择,也确实推了一下那条暗线的方向。
这个过程不一定短期看就是好的,但是我敢保证,你绝对绝对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