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做3D打印的朋友吐槽:“换了UVLED灯,模型还是粘手!”一问才知道,他盲目追求高光强,却忽略了波段匹配。选UVLED固化灯,波段和光强才是“地基”,打不牢后续全白搭。
先聊波段。UVLED常见365nm(中波)、395nm(长波),像光敏树脂这类通用材料,吸收峰在365nm,用365nm灯固化速度快、深层更彻底;但如果是深色油墨或厚涂(比如手机壳底漆),395nm穿透性更好,能避免表层过固化、底层发黏。之前润铎科技帮一家印刷厂调方案,客户用365nm灯固化深色LOGO,结果边缘总是焦黑,换成395nm后,不仅固化均匀,能耗还降了15%。
再看光强(单位mW/cm²)。不是越高越好!比如某电子厂固化『芯片』保护胶,原本选了2000mW/cm²的灯,结果胶层脆化开裂——因为材料只需800mW/cm²就能完全固化,多余能量反伤基材。正确算法是:所需光强=(能量)÷(照射时间)。润铎科技的『工程师』常说:“留20%冗余足够,过犹不及。”
选灯前,先查材料说明书的吸收峰和固化能量需求,再对应波段和光强。如果拿不准,润铎科技提供免费试样测试,帮你精准匹配。 #uvled面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