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矢量的表示
教材上表示矢量,往往是加粗的符号,如:。
如果只表示其大小,如速率,则用不加粗的形式表示,如:。
手写的话,很难做到跟印刷那样加粗,所以一般手写用的是顶上加箭头的形式,如:。
02 变化率
一个物理量对时间求导数,就是这个物理量的变化率,如位置变化率就是速度,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数学上,求导数常用的是加一撇或者用等形式。而物理上对时间求导数,有一种独特的方式:在物理量上面加点。
03 变化率遇上手写体
用点来表示变化率,手写的时候就很麻烦了,不信你看:
我就想问:到底是谁发明的“加点”表示变化率的?
经过简单的搜索发现,竟然是祖师爷:
因为牛顿当年就是这么写的,而牛顿的符号体系在经典力学中被完整保留下来,成为物理学的“母语”。
然后,我竟然还发现了一个小笑话:
如果你在数学系写,可能会被人问“你这是在哪个物理课上学的?”
但如果你在物理系写来表示速度,可能会被人调侃:“你是数学系来的吧?”
但是,我是正儿八经物理专业出身的,我就是喜欢这样写:。
04 平均速度怎么办?
平均速度,一般情况下是在速度符号上面加一条横线,例如:。
然而,平均速度也是矢量,那怎么办?
如果是印刷体,那很好办,加粗再加横线:。
手写体怎么办?这里有两个选择,看看你会选哪个:
〔1〕个人理解
所谓平均速度,是速度矢量在时间上求平均值,即
既然是速度矢量(瞬时值)对时间求积分,再除以总时间得到的平均值,那么这个平均应该在矢量之外,即先标注矢量,再标注平均,故横线在上面:。
〔2〕AI搜索
经过大量的AI搜索,发现没有明确的一致的回答。『豆包』、Kimi、元宝、文心一言等回答就不说了,它们很难给出有价值的原始资料。这里不得不推荐一下秘塔搜索了,它不仅给出回答,还给出了可以直接看到的各种参考文献,PDF文档等还可以下载。文末跟大家分享从秘塔那里下载的一本大学物理教材。
通过对比各种文献,得到以下认识:
①没有统一的规范指出到底是还是。
②用下标表示平均,即或者,德语环境下还有使用。
③也有使用平均速度。
④非要用横线,秘塔推荐。
05 总结
矢量在印刷是用加粗(),手写时加箭头()。
表示变化率时,可以直接在矢量上面加点(),着实有点丑陋,我还是喜欢的写法,哪怕被人认为我是数学系的()。
而平均值到底是用还是?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用或者,又或者,则没有歧义,虽然比较麻烦。
那本大学书在这里:
物理学基本教程 第一册.pdf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gLKlGXinmPZ8d8KUwtKGQ?pwd=1235
提取码: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