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童科普+ |全息知识训练营·第98期《浩瀚无边——太阳系八大行星》(何谓全息)

周童科普+ |全息知识训练营·第98期《<strong>浩瀚无边——太阳系八大行星</strong>》(何谓全息)

主讲人:周至县图书馆

训练营简介

全息知识训练营是由图书馆携手书童科技开展的《数字博览万物》成长类的线上训练营。其中包含了“航空航天”、“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红色教育”、“垃圾分类”、“体育精神”、“海洋生物”、“微观昆虫”、“野生动物”、“远古探秘”、“家禽家畜”、“生活常识”等专辑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形式进行学习打卡。提高阅读能力,开拓知识领域!一起来向万物学习吧!

头脑风暴

0

1

判断题

题目:在天文学分类中,八大行星是分为三大类吗?

1

2

0

2

选择题

题目:以下哪个是太阳系的“冰态远行者”

1

『金星』

2

木星

3

海王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

璀璨星群

太阳系,这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束缚的天体系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起点。在这片广袤的星际空间中,八大行星如同围绕恒星起舞的舞者,沿着各自的轨道有序运行,共同构成了太阳系的核心天体群。它们不仅形态各异、环境悬殊,更承载着人类对宇宙起源与生命存在的无尽遐想。

从紧邻太阳的炽热水星,到遥远的冰巨星海王星,每一颗行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等待着被探寻与解读。

天体队列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一排列顺序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天体演化过程 —— 太阳诞生后,剩余的星云物质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形成了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直接影响了行星的物质构成与环境特征。

在天文学分类中,这八大行星又可分为三大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拥有固体表面;巨行星以氢和氦为主要成分,体积庞大、密度较低,没有明确的固体表面,常被称为 “气态巨行星”;远日行星则含有大量冰状物质(水冰、氨冰、甲烷冰等),同时也包含氢和氦,因此也被归为 “冰巨星”。这种分类清晰地反映了八大行星在物质组成与结构上的显著差异。

八大行星

类地行星

1、水星——最靠近太阳的“小不点”

水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质量最轻的行星,直径仅约4880千米,甚至比太阳系中的一些卫星(如月球、木卫三)还要小。它距离太阳约5800万千米,是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一颗,因此受到太阳的引力和辐射☢️影响最为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水星的自转周期较长,约为59个地球日,而公转周期仅约88个地球日,这意味着水星上的“一天”(自转一周)比“一年”(公转一周)还要长,这种奇特的时间比例在太阳系行星中独一无二。

2、『金星』——地球的“孪生姐妹”

『金星』与地球在体积和质量上极为相似——直径约12104千米,仅比地球小约650千米;质量约为地球的81.5%,因此常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姐妹”。它距离太阳约1.08亿千米,位于地球轨道内侧,是从地球上观测时亮度最高的行星,清晨或傍晚时分常常出现在天空中,被称为“启『明星』️”或“长庚星”。

『金星』的自转方向也十分特殊——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自东向西自转的行星,这意味着在『金星』上,太阳会从西方升起、东方落下;且其自转周期长达243个地球日,比公转周期(约225个地球日)还要长,与水星一样呈现“日长于年”的现象。

3、地球——太阳系中唯一的“生命家园”

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距离约1.5亿千米。它是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拥有液态水、大气层和适宜温度,且孕育了生命的星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地球的直径约12742千米,质量约5.97×10²⁴千克,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其中海洋面积占比约71%,陆地面积占比约29%。其大气层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组成,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氩气等,这种大气成分不仅能抵御宇宙射线和陨石的撞击,还能通过温室效应维持地表适宜的温度(平均温度约15℃),为生命的诞生和演化提供了关键条件。

地球拥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月球的存在对地球产生了诸多影响,如引发潮汐现象、稳定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等。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一个地球日),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一个地球年),这种稳定的运动规律造就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更迭,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稳定的时间环境。

4、火星——地球的“邻居”与“未来探索热点”

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距离约2.28亿千米,是类地行星中最外侧的一颗。它的直径约6779千米,质量约为地球的11%,体积约为地球的15%,表面呈现出橘红色,这是因为其表面土壤和岩石中含有大量氧化铁(铁锈成分)

火星表面的地貌丰富多样,有高耸的火山、深邃的峡谷,还有干涸的河床和极地冰盖。其中,极地冰盖主要由水冰和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组成,暗示火星历史上可能存在过大量液态水,这为“火星曾有生命”的推测提供了重要线索。如今,火星已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点目标,多个国家的探测器(如中国的“祝融号”)已成功登陆火星,对其表面环境和地质特征进行深入探测。

巨型行星

1、木星——太阳系的“行星之王”

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表面的“大红斑”——一个巨大的反气旋风暴,直径约为25000千米,足以容纳2-3个地球,这个风暴已经持续了至少300年(自人类观测到它以来)。

2、土星——自带“光环”的“美丽行星”

土星的光环并非实心结构,而是由无数细小的冰块、岩石碎片和尘埃组成,这些物质的直径从几微米到几十米不等,它们围绕土星高速旋转,形成了多个清晰可见的环带(如A环、B环、C环等),环的总宽度约为20万千米,但厚度仅约10米,薄如一张“宇宙唱片”。

远日行星

1、天王星——“躺着”自转的“冰巨人”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七近的行星,距离约28.7亿千米,直径约50724千米,质量约为地球的14.5倍,体积约为地球的63倍。它属于远日行星,主要由冰状物质(水冰、氨冰、甲烷冰)、氢和氦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冰巨人”。

天王星拥有至少27颗已知的天然卫星,以及一个相对暗淡的光环系统(由9个主要环组成),这些环的物质可能是卫星碰撞后的碎片,由于物质密度较低,光环显得较为稀薄。

2、海王星——“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距离约45亿千米,直径约49244千米(略小于天王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7倍,体积约为地球的57倍,与天王星同属“冰巨人”,主要由冰状物质、氢和氦组成。

海王星的表面呈现出深蓝色,这是因为其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甲烷,同时还含有一种名为“甲烷冰云”的物质,这种物质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使得海王星呈现出更深的蓝色。

特别声明:[周童科普+ |全息知识训练营·第98期《浩瀚无边——太阳系八大行星》(何谓全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VBA经典应用69例应用9:Preserve关键字利用,保留原值(vba实用功能)

应用9 VBA中的ReDim声明语句大家好,我们这讲开始一个新的应用专题讲解,就是VBA中的ReDim声明语句,这个专题应用的讲解也是结合给学员答疑的频度来讲解的,很多学员都问我ReDim的用法,所以我将努…

VBA经典应用69例应用9:Preserve关键字利用,保留原值(vba实用功能)

分享电商图片下载工具拼多多批发整店商品信息采集(电商图片下载)

精准选品,优化详情页;善用平台工具推广引流;提升客服响应与售后;分析数据调策略;借直播、短视频多元营销,打造口碑促复购。 使用图快下载器,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方法,该软件支持很多电商平台主图、sku图、详情图、…

分享电商图片下载工具拼多多批发整店商品信息采集(电商图片下载)

AI 智能体信息不收录咋解?传统企业盯准 “熟 IP 红馆” 形象 IP 版权©️有门道(ai智能识别怎么不能用)

当文心一言、『豆包』、腾讯元宝等 AI 智能体成为数字时代的 “流量入口”,传统企业却陷入了一个致命困境 —— 在这些智能平台上,企业信息如同石沉大海,用户搜索无果,品牌声量被淹没在数据洪流中。破局的关键,恰恰藏…

AI 智能体信息不收录咋解?传统企业盯准 “熟 IP 红馆” 形象 IP 版权©️有门道(ai智能识别怎么不能用)

教育空间丨快速切换布局!可旋转智能课桌如何适配小组协作与大班授课(教育新空间)

“选课走班” 模式下,同一间教室上午是 40 人的数学大班课,下午要切换为 20 人的语文小组讨论,傍晚还需承接 8 人的项目式学习 ——传统固定课桌椅往往需要 20 分钟才能完成布局调整,不仅占用课间休息…

教育空间丨快速切换布局!可旋转智能课桌如何适配小组协作与大班授课(教育新空间)

男子挖水沟发现一窝尖头毒蛇 专家:系本地红脖颈槽蛇,毒性弱咬伤概率低(男子水沟挖到68斤重宝贝)

10月7日,即墨华山街道村民于先生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窜出数条长蛇。蛇身上五彩斑斓,头部呈尖角形状,看起来像是很多人俗称的野鸡脖子,担心有剧毒。10月9日,记者采访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急诊医学部主任薛乔升了解到,这是红脖颈槽蛇,属于青岛

男子挖水沟发现一窝尖头毒蛇 专家:系本地红脖颈槽蛇,毒性弱咬伤概率低(男子水沟挖到68斤重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