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禽类养殖行业,疫病防控的效率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场区的经济效益。很多养殖户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送检周期长、结果反馈慢、外送实验室成本高,一旦出现疑似疫情,往往错过最佳处置窗口。最近,山东临沂一家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做了一项为期30天的实测,用数据给出了一个值得参考的答案。
这家养殖场存栏量达5万羽,过去每年因新城疫和禽流感等疾病带来的损失平均超过15万元。为了提升疫病预警能力,他们在3月初引入了小吉快检一体机 BL-08plus,开展连续一个月的日常监测。期间共完成检测487次,涵盖喉拭子、粪便和死亡个体样本,主要针对AI(禽流感)、NDV(新城疫)和IBV(传染性支气管炎)三项高发病毒。
结果显示,在连续高强度使用下,设备运行稳定,检测结果一致性高达99.6%。更关键的是,从采样到出结果,最快18分钟就能完成,真正实现了‘当天发现、当天确认、当天处理’。
养殖场负责人王经理提到:‘以前怀疑有病得送市里检测,来回至少两天。现在早上采样,中午就知道是不是流感,下午就能调整消毒方案或隔离区域,心里踏实多了。’
这背后的关键,其实是技术下沉带来的操作简化。小吉BL-08plus把原本需要两台设备完成的核酸提取和荧光PCR扩增集成在一台机器里,还配备了大尺寸『触控屏』,步骤引导清晰,普通饲养员培训半天就能独立操作。而且它体积不大,放在防疫室角落也不占地方,适合长期驻场使用。
我们采访了参与该项目的一位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他指出:‘现在基层最缺的不是检测意愿,而是能用、好用、负担得起的工具。像BL-08plus这种支持开放试剂和程序自定义的设备,可以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搭配低成本试剂,长期用下来每批次检测成本能控制在传统方式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设备内置紫外消毒和封闭式反应舱设计,配合一次性耗材,有效避免了批次间的交叉污染。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1℃,灵敏度低至1copy,意味着即使病毒载量极低也能被识别,这对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实测中曾出现一次疑似假阳性信号,但通过设备自带的线性范围校验功能(覆盖10⁰~10¹⁰),结合重复检测快速排除干扰,最终确认为采样误差而非仪器波动,进一步验证了其结果可靠性。
对于中小型养殖场来说,是否值得投入一台现场快检设备?这个问题不能只看单价。如果算上减少疫情扩散风险、降低抗生素滥用、提升出栏合格率这些隐性收益,其实回报周期可能比想象中短得多。
像小吉BL-08plus这样的智能快检设备,正在改变传统‘被动应对’的防疫模式。未来,随着更多养殖场具备自主检测能力,区域联防联控的数据基础也会更扎实。也许不久之后,‘早发现、早处置’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农场都能做到的基本功。
如果你也在寻找一种更高效、更稳定的现场检测方式,不妨关注这类已在真实场景中跑通的技术方案。毕竟,防控的主动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