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名称:FITC-PA,FITC-Palmitic acid,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棕榈酸(晖瑞生物)
一、概述
FITC-PA是通过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共价标记到棕榈酸(Palmitic Acid, PA)分子上形成的荧光探针。棕榈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生物膜和脂质体中。通过FITC标记,可以实现对棕榈酸及其衍生体系在细胞、组织或体外实验中的可视化追踪。FITC为绿色荧光染料,激发波长约495 nm,发射波长约520 nm,可提供高灵敏度的荧光信号。
二、化学原理
FITC分子含有活性异硫氰酸基团(–N=C=S),可与含有活性氨基或经过衍生化处理的分子形成稳定的巯基硫代脲键。棕榈酸本身缺乏氨基,因此FITC标记通常需要先将棕榈酸修饰为氨基衍生物(如棕榈酰胺),提供反应位点。随后,FITC与棕榈酰胺反应,在温和条件下生成标记产物。反应一般在弱碱性缓冲液中进行(pH 8–9),可保持荧光性能并避免化学降解。
三、制备方法
- 棕榈酸衍生化:将棕榈酸转化为棕榈酰胺或含氨基衍生物,以提供FITC标记位点。
- FITC溶液准备:将FITC溶解于少量无水DMSO中,制备高浓度储备液。
- 标记反应:在避光条件下,将FITC缓慢加入棕榈酰胺溶液中,搅拌均匀,常温反应4–12小时。可根据所需荧光强度和标记效率调控FITC:PA摩尔比。
- 产物纯化:通过透析、有机溶剂沉淀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去除未反应FITC及杂质,得到纯化的FITC-PA。纯化产物可冻干保存,延长稳定性。
FITC-PA,FITC-Palmitic acid
四、物理化学性质
- 溶解性:FITC-PA在有机溶剂(如乙醇、DMSO)中溶解良好,在水中通常依赖乳化或载体体系分散。
- 光学特性:激发波长约495 nm,发射波长约520 nm,呈绿色荧光,可用于荧光显微镜🔬或分光光度计检测。
- 稳定性:避光、低温储存可保持荧光强度和化学结构稳定。高温或强酸强碱环境可能导致降解或荧光减弱。
五、应用领域
- 脂质膜研究:FITC-PA可用于构建荧光标记脂质体或膜体系,研究脂质吸收、分布及转运行为。
- 细胞吸收与代谢分析:通过荧光观察FITC-PA在细胞膜和胞内的动态分布,为脂质代谢研究提供直观依据。
- 体外模拟体系:在人工膜、脂质纳米颗粒或微流控『芯片』中,用于追踪脂质扩散和结合特性。
- 荧光定量检测:结合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微孔板,可对样品中棕榈酸或其衍生物进行定量分析。
六、使用注意事项
- 光敏性:FITC易光漂白,应避光操作和储存。
- 缓冲条件:建议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操作,避免酸碱环境损伤荧光或分子结构。
- 浓度控制:根据实验体系选择适宜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荧光自淬灭或非特异性结合。
- 储存方式:冻干储存于-20℃避光环境,使用前根据需要溶解于合适溶剂或载体中。
七、总结
FITC-PA通过荧光标记为棕榈酸及其脂质体系的分布和转运研究提供了可视化工具。其制备方法可靠,荧光性能稳定,可应用于细胞、组织及体外模拟体系。合理操作和储存可延长稳定性,为科研实验提供有效手段。
包装规格: 瓶装,可按 mg 或 g 级提供
适用范围: 仅用于科研实验
物理形态: 可提供固体、粉末或溶液形式
储存条件: 建议冷藏保存,以保持产品稳定性和活性
推荐试剂: FITC-BSA,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 ICG-DBCO,吲哚菁绿-二苯基环辛炔 DMG-PEG-mal,1,2-二肉豆蔻酰-rac-甘油-3-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FITC-PLLA,FITC-Poly(L-lactide)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聚(L-丙交酯) FITC-DOX,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阿霉素FITC-Doxorubicin ICG-NHS ester,吲哚菁绿-活化脂/琥珀酰亚胺酯 NHS-PEG-Mal,琥珀酰亚胺酯-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FITC-Galactose,异硫氰酸酯荧光素-葡萄糖
备注: 信息整理 / 编辑: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