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与深圳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的“深圳科创培育营·双周系列讲座”举行首场活动,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设置“主题分享+圆桌交流”两个环节。现场吸引了众多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和投资人等近100人参加,围绕AI技术演进、『芯片』生态构建与产业协同发展展开交流。
活动通过深圳特区报视频号、读特客户端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曝光量突破30万。
从“人际链”到“产业链”,打造产业社群的实验田
在活动致辞中,深圳报业集团要闻中心相关人员表示:“一个人的价值,不仅源于自身,更在于他所处的生态系统。”他介绍说,科创营的核心目的,是建立一个既向下扎根而又向上生长的“产业社群”。
据主办方介绍,“深圳科创培育营”立足深圳科创生态,以“每月双周科技讲座”为核心载体,建构的人际链、认知链、产业链,以创新的运营方式去建设开放的、完全区别于以往的、具有高辩识度的产业社群。
平台将持续释放三大核心价值:其一,前沿技术深解——高校专家与企业高管联合拆解典型场景,沉淀可复制的方法论。其二,政企资源速配——开放专属资源库,按需匹配企业诉求与高校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打通项目转化路径。其三,人才路径导航——同步解读本硕博专项与高管培训通道,规划职业进阶路线。
AI专场首秀提供最前沿产业洞察
首场活动聚焦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两位学界和业界嘉宾分别从产业体系构建与『芯片』技术落地展开深度分享。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产业『数字化』服务中心主任戴欣博士从经济学供需曲线出发,解析了当前产业面临的核心矛盾。戴欣认为,未来产业体系应从横向竞争转向纵向整合,通过『数字化』平台连接,让每个企业专注做好自身环节,形成高效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
云天励飞党委书记兼副总裁、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郑文先从更宏大的叙事切入。他说,过去三年是人类科技文明史迭代最快的时期,AI从训练时代进入推理时代。郑文先用“训练像发电、推理似用电”的类比阐释产业转折:“大模型训练出来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用,就像电发出来要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这是用电过程,也就是AI推理。”
多元参会者共话产业生态价值
活动吸引了来自AI创业企业、传统产业转型企业、投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我们已经ALL in AI两年了。”深圳市百恩得人才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吴彦一表示,作为AI+室内设计领域的创业者,“过去两年专注细分领域,很少有时间听到AI以及其他行业人士分享。今天收获很多,希望之后能多参加这类活动。”
“活动嘉宾分量很足,很有料,看到活动预告就毫不犹豫报名了。”深圳新晨不动产董事总经理、中山大学深圳校友会常务理事汤刚强说。
本土投资基金负责人巨洪树是中山大学校友,在现场他遇到了老朋友也结识了新朋友。他认为:“中大校友和深圳报业搭建的平台很好,校友之间天然有信任感,媒体资源丰富,今后肯定会吸引更多上游从业者和投资者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