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博物馆的功能正在被公众期待所重塑,如何在发展中回应社会需求,成为我们面对的新课题。
在卡塔尔,我们在教育中心开设艺术鉴赏与实用技能结合的工作坊,让各年龄段人群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我们打造“星球青少年”“读书与电影俱乐部”等特色项目,把文化知识与生活体验相融合;我们开展“校园AI写作与艺术竞赛”等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创造力,让博物馆成为公众学习成长的协作伙伴。
最近,我们还在探索人工智能与博物馆的深度结合。比如,推进手稿藏品『数字化』,打破文化获取的时空限制;引入数字工具,通过互动项目提升公众参与度。这些方式既让博物馆的展陈等以更便捷、鲜活的方式触达社会,也为公众提供了参与文化再创造的新路径。
博物馆与社会的深度联结,不仅能让文化更贴近公众需求、焕发更强生命力,更能让社会各界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共建者,最终实现博物馆与社会的共生共荣。
(本报记者 姜晓蓉 沈听雨 整理 林云龙 姚颖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