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城市智能算力底座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报告共计:6页
城市智能算力底座建设现状、趋势与发展建议总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应用”跃迁,智能算力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资源,城市智能算力底座作为支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该底座以城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核心,整合算力、数据、算法资源,为政府及企业的智能化应用提供全方位服务。
当前,全球智能算力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23年底全球智能算力规模达335 EFLOPS,同比增长136%,我国智能算力发展尤为迅猛,2024年规模增幅为通用算力的3倍以上。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牵引下,我国已建成与在建智算中心超250个,形成了超大型、中型、小型梯度布局,且单集群规模向万卡、十万卡级别演进,“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更让八大枢纽节点智能算力占比超80%。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出台相关战略,加速智算基础设施部署。
未来,城市智能算力底座呈现三大发展趋势:大模型应用推动推理算力需求激增,未来3年我国智能算力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统筹规划阶段,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城市智算网络建设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落地的关键路径,追求跨区域低时延协同。
然而,建设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智算中心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平均算力使用率仅30%,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智算网络技术异构性强、互联带宽不足,市场交易机制不成熟,调度效率低下;智算中心能耗巨大,2030年我国算力中心耗电量预计超4000亿kWh,且绿电应用比例低、技术与市场瓶颈尚未突破。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投建模式,强化顶层设计与系统性布局,构建“集中式公共智算中心+分布式边缘推理中心”协同体系;二是加快智算网络建设与统一市场培育,突破技术瓶颈,健全交易规则与标准规范;三是推进绿色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借助政策引导与机制创新提升绿电应用水平。
城市智能算力底座的发展关乎城市『数字化』成效与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未来需通过政企研协同,实现从“分散”到“集约”、“独立”到“互通”、“耗能”到“绿色”的跨越式发展,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注入持续动能。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