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数手机厂商还在常规升级扬声器功率时,Redmi K90 Pro Max 选择在声学布局上走出差异化路线。这款即将于 10 月 23 日亮相的红米首款 Pro Max 机型,将扬声器模块集成在背部金属相机📷️ Deco 区域,更带来了不影响 IP68 防尘防水的密封设计和音频振动清灰功能,既展现了技术探索的勇气,也引发了行业对实用性与创新性平衡的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设计逻辑来看,Redmi 此次的尝试并非无的放矢。传统手机多采用顶部 + 底部的双扬声器布局,虽能满足基础立体声需求,但在游戏、观影等场景中,声音的空间环绕感始终存在局限。K90 Pro Max 打造的 2.1 声道立体声架构,通过顶部、底部与背部三组扬声器的协同工作,理论上能构建 360 度环绕声场,让玩家在游戏中更精准地捕捉脚步声、技能释放声的方位,观影时也能获得更沉浸的听觉体验。背部扬声器旁清晰标注的 “Sound by Bose” 标识,暗示其经过专业调音,在低频下潜和中高频解析力上有望达到旗舰水准,这对于长期被诟病 “中端机音质短板” 的 Redmi 来说,是一次针对性的升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解决的核心痛点 —— 扬声器积尘与防水的矛盾。手机扬声器开孔极易吸附灰尘,长期使用会导致音量变小、音质失真,而传统清灰方式要么依赖手动操作容易损伤设备,要么需要拆解机身影响保修。Redmi 开发的音频振动清灰功能,利用特定频率的高频声波产生振动,通过共振让灰尘颗粒松动脱离,再借助声波形成的微小气流将灰尘带走,实现无损清洁。更关键的是,该设计通过密封式腔体结构和纳米涂层技术,在保留清灰功能的同时,依然实现了 IP68 级防尘防水,经实验室测试可承受 1.5 米水深浸泡 30 分钟,解决了用户对 “额外开孔影响防护” 的顾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创新设计背后也暗藏挑战。背部扬声器的位置是否会在日常使用中受到遮挡?比如用户横握手机游戏时,手掌是否会覆盖发声单元,反而影响实际听感?这需要实际体验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此外,音频振动清灰功能的实际效果也有待观察,虽然原理上可行,但对于顽固污渍或较大颗粒灰尘,其清洁能力可能有限,难以完全替代专业清理手段。这些潜在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产品战略来看,这款机型承载着 Redmi 冲击 4K + 价位段的使命。卢伟冰明确表示,K90 Pro Max 要 “凭借超强产品力通杀 4K + 价位”,除了声学创新,该机还搭载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芯片』、7000mAh 左右大电池、100W 快充以及潜望式长焦镜头,在核心配置上拉满诚意。背部扬声器的创新,更像是 Redmi 在 “堆料” 之外,向市场传递的信号 —— 中端旗舰不仅要配置均衡,更要在细节体验上实现突破,打破 “性价比机型无创新” 的固有认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创新需要时间来检验其价值。如果背部扬声器能真正提升实际使用体验,清灰功能切实解决日常痛点,那么这将成为 K90 Pro Max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反之,若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噱头,可能会消耗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毕竟在中端市场,用户更看重实际体验而非纸面参数,任何创新都需要以实用性为根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 Redmi 冲击高端的关键一役,K90 Pro Max 的声学创新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它证明了中端机型依然有技术探索的空间,也为行业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新思路。10 月 23 日的发布会后,随着真机体验的逐步曝光,这款机型的声学设计究竟是 “锦上添花” 的亮点还是 “画蛇添足” 的尝试,将有更清晰的答案。无论结果如何,这种不固守传统、敢于突破的态度,或许正是 Redmi 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成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