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东北电力大学 姜涛33页PPT:城市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与提升
报告共计:33页
城市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与提升研究总结
在2025年7月于上海举办的紫金论电专题论坛上,东北电力大学姜涛团队分享了城市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与提升的相关研究成果。电-气-热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未来城市供能的典型形态,但其运行日趋复杂,叠加全球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供能安全与可靠性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德克萨斯州寒潮、土耳其地震、海南台风等案例均显示,极端灾害会导致能源系统大规模停运,造成巨大损失,而现有单一能源系统的灾害评估与防御技术已难以适配异质能源耦合的新场景,亟需开展针对性的韧性评估与提升研究。
研究构建了冰灾、台风、地震三类极端自然灾害模型,充分考虑灾害时空特性及主余震等特征,通过气象参数建模、故障率计算等方法,精准分析灾害对能源系统元件的影响机制,为后续评估奠定基础。
在韧性评估方面,建立了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全过程评估体系。灾前通过N-K分析,从鲁棒性和冗余性角度构建指标,辨识系统薄弱环节;灾中基于影响增量法和多项式混沌展开,实现大规模系统韧性的快速精准评估;灾后依据负荷恢复曲线,构建系统抗灾、性能损失、恢复速率等指标,量化韧性提升效果,经E118-G48等系统验证,评估方法兼具准确性与高效性。
韧性提升策略同样贯穿全流程:灾前通过移动储能预布局,最小化预期电能损失;灾中采用基于联络线和SOP的网络拓扑重构,快速隔离故障、优化资源分布,减少负荷损失;灾后通过多能协同与输配协同策略,按负荷优先级快速恢复供电,合理分配维修资源。
研究还开发了严寒地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韧性全过程评估系统,集成电网拓扑与电力数据,实现灾害模拟、在线监测、韧性评估及提升措施适配等功能。
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类型复合灾害下能源系统的故障机理,探索多重不确定性场景的韧性评估方法,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优化适应灾害时空演变的评估与提升方案,为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