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技能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南通市总工会近日传来喜讯,市内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中远海运集团的黄剑被评为“大国工匠”,长三角船舶海工制图员大赛中南通代表队也获得了团体一等奖。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南通市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更揭示了在AI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路径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快速培育。
为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南通市总工会采取了“精准赛事锤炼、专项培训筑基、创新训练营引领”三大路径,系统性地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全国产业工人“人工智能+”学习行动的首站活动,南通市为万名产业工人提供了线上学习机会,结合线下的千人集训,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员们的学习记录被统一纳入全国网上工匠学院档案库,这为技能人才的评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市总工会还设立了丰富的激励机制,以促进职工的学习热情。1万份结业奖励、每日300名随机抽奖以及百名优秀学员的专项奖励,使得职工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不仅提升了职工的技能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技能竞技方面,南通市总工会构建了多层次、实战化的技能竞技平台。9月中旬,绿色低碳装备智能制造产业技能竞赛在南通职业大学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同步举行,吸引了190名企业职工和71名职业院校学生参赛。赛事不仅对标国家高级工职业标准,还聚焦于产品创意设计、专业软件应用与工艺实施能力,真正实现了“以赛强技、以赛选才”的目标。
南通市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近期的多项省市级技能赛事更是见证了这一成果。在电信行业的“人工智能”“产业『数字化』”技能大赛中,选手们围绕『DeepSeek』平台展开案例优化,展现了他们的实战能力。在长三角船舶海工行业制图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南通代表队的表现同样不负众望,赢得了团体一等奖。
为了进一步推动AI人才的培养,南通市专精特新企业职工科技创新训练营即将启幕,助力企业技术骨干与劳模工匠突破创新瓶颈。随着系统化培育机制的不断推进,南通市高素质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使南通市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南通市总工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国“人工智能+”学习行动的落地和本土“赛训营”体系的构建,工会系统精准把握产业脉搏,推动AI技术从“专家讲台”走向“车间班组”。如今,在智能工厂与科创前沿,经过系统培育的技能人才正在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中坚力量。